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2.3机械效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2.3机械效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7 11:2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了解机械效率;能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能熟练运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热爱物理热爱生活的态度。
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难点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教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分析归纳法
教具
多媒体
新课导入
师:老师平时总说提高效率,提高学习效率,但有的同学不能理解。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认识下机械效率。机械效率能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迪呢?
新课教学
躬身自省
通过对前面内容(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的复习与考察,加深理解与记忆。以小组为单位,小师傅对徒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徒弟。教师最后抽查,教师、小师傅、徒弟之间形成联动,体现自主学习、和谐互助、智慧课堂的理念。
求知世界
师:思考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以动滑轮提升勾码为例
以小组为单位,请师徒讨论,结合功与动滑轮的知识,进行估计与猜测。
师:分析做功情况
W=Fs=
并设计第一组理论实验数据
勾码/个
提升高度/m
甲做功/J
乙做功/J
2
1
100
110
请同学设计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数据,分组进行计算、比较和归纳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物体不省”的结论,并推论“使用任何机械不省功”。
师: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为什么没有省功呢?在提升勾码的同时对滑轮也做了功。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W总=W有用+W额外。强调工作目的。以提水桶为例介绍有用功和额外功可能不同。
紧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多媒体展示三种运沙子的方式,并给出必要条件,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最好的方式。
小师傅检查小徒弟的计算情况,并进行指导,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小师傅之间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都选择第三种方式因为什么?
生:总功小。
师:三种方式有用功相同,第三种方式额外功最小所以总功最小,换句话我们可以说第三种方式的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大。在物理学上我们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的性能,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实验探究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注意: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拉动测力计
师: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分析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今天我们也用理论来分析计算进行这个实验。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小师傅设计本小组的三组实验数据,指导小徒弟进行计算、填表、分析。经过讨论总结1、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选两个小组报告小组实验情况,小师傅进行补充点评。
课堂训练
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练习题。小师傅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徒弟完成,并将不能解决得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讲解。
1.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
大小为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
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你的收获
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4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