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剩余的不能再分的数,就是余数)。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最小的余数是1。最小的除数比所给的余数大1。
例:43
÷7=6……(?)?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例:50÷7=
56÷9=
49÷6=
39÷9=
40÷7=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常见的情况有;
至少问题即“进一法”在商的基础上加1
例:有60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最多问题即“去尾法”不管余数是多少都只看商。
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看几个元素为一组,用要求的数字除以每一组元素的个数,看余数是多少,那么它就与某一组的第几个元素相同,没有余数,就与某一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相同。)
例:1、有一串珠子,按照蓝蓝黄黄绿的顺序穿起来,一共穿了27颗,最后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2、小丽想穿一串项链,用两种颜色的珠子按照蓝蓝黄蓝蓝黄的规律穿,共用了26颗珠子。黄色和蓝色的珠子各用了几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