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7、1
力
课时
1
日期
202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学用具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
板
书
设
计
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
教学反思
7.1
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手中的握力器怎样使用?请同学来试一下。
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力,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请这位拉拉力器的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投影图示: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2)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等。
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学生用图12-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图片、视频演示)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
,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4)学生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四、力的三要素
师: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同学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五、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一个力)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
(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
学生板演老师纠正规范
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2)演示: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
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
(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学生实验:向上拎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
(5)看课文图,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到力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受力物体
施加这个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七、总结: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小结反馈:
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个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方向运动.清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目标检测本节内容
预习下节内容(见学案)
F1=20N
F2=2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