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5.3光的偏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宁阳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5.3光的偏振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6 08: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光的偏振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
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再会有光线从面射出
C.图丙和丁分别是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示意图,反映出光具有波动性
D.图戊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2.如图所示,两光屏间放有两个偏振片,它们四者平行共轴,现让太阳光沿轴线通过光屏M上的小孔照射到固定不动的偏振片P上,再使偏振片Q绕轴匀速转动一周,则关于光屏上光的亮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光的亮度保持不变
B.光屏上只有一条亮线随偏振片转动而转动
C.光屏上有两条与偏振片P、Q透振方向对应的亮线
D.光屏上光的亮度会时亮时暗
3.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下列措施可以在P处看到光亮的是(  )
A.以SP为轴将A转过60°
B.以SP为轴将B转过180°
C.平移偏振片A、B使其互换位置
D.将光源S由电灯更换为太阳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B.图乙∶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来检查人体器官内部,这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图丙∶拍摄汽车玻璃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增透膜可以减少反射光的损失
D.图丁∶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蓝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5.关于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C.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像信息,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像信息,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6.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能够说明(  )
A.光是电磁波
B.光是一种横波
C.光是一种纵波
D.光不沿直线传播
7.对于以下的光学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增大挡板上两个狭缝S1、S2间的距离d,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
B.图乙是单缝衍射实验现象,若只在狭缝宽度不同情况下,上图对应狭缝较宽
C.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陷的
D.图丁中的P、Q是偏振片,当P固定不动,缓慢转动Q时,光屏上的光亮度将一明一暗交替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
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再会有光线从bb'面射出
C.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x将减小
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
E.图戊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一明一暗交替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9.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A.图中a光为偏振光
B.图中b光为偏振光
C.以SP为轴将B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D.以SP为轴将B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车站行李安检机采用X射线,X射线穿透能力比紫外线强
B.观察者向频率一定的静止声源靠近时,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大于声源频率
C.观看3D电影时,观众戴的偏振眼镜两个镜片的透振方向不同
D.日光照射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衍射现象
11.关于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后,更容易发生衍射
C.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低
D.不论机械波、电磁波,都满足v=λf,式中三参量依次为波速、波长、频率
E.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D.简谐横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E.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13.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成各种单色光,对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色的频率最大
B.c色光在该玻璃三棱镜中的速度最大
C.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条缝干涉装置,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D.若让a,b,c三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真空,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E.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c光不能发生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根据折射率和光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知,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b光线在水中偏折得厉害,即b的折射率大于a的折射率,则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时,折射角逐渐增大,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光线射到bb′时的入射角等于在aa′时的折射角,则不论入射角如何增大,光线射到bb′时的入射角都不会达到临界角,即玻璃砖中的光线不会消失,故肯定有光线从bb′面射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图丙和丁分别是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示意图,体现光具有波动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戊中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所以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ABD.
太阳光沿轴线通过光屏M上的小孔照射到固定不动的偏振片P上,再使偏振片Q绕轴匀速转动一周,当偏振片P与偏振片Q垂直时,光屏没有亮度,则关于光屏上光的亮度从亮到暗,再由暗到亮.所以光屏上光的亮度会时亮时暗.故AB错误,D正确;
C.
太阳光沿轴线通过光屏M上的小孔照射到固定不动的偏振片P上,再使偏振片Q绕轴匀速转动一周,当偏振片P与偏振片Q垂直时,光屏没有亮度,则关于光屏上光的亮度从亮到暗,再由暗到亮.不可能出现光的衍射现象,所以光屏上不可能有两条与偏振片P、Q透振方向对应的亮线,故C错误;
故选D
3.A
【解析】
A.自然光沿各个方向的振动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是只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从电灯直接发出的光为自然光,此时看不到光亮,则两偏振片相互垂直,以SP为轴将A转过60°,则两偏振片不再相互垂直,则可看见光亮,故A正确;
B.以SP为轴将B转过180°,两偏振片仍相互垂直,仍看不见光亮,故B错误;
C.
平移偏振片A、B使其互换位置,两偏振片仍相互垂直,仍看不见光亮,故C错误;
D.
将光源S由电灯更换为太阳光,仍为自然光,两偏振片仍相互垂直,仍看不见光亮,故D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A.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体现光的干涉原理,故A正确;
B.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的内部,它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B错误;
C.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其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从而减弱反射光的透射的强度,从而使玻璃后的影像清晰,不是减少反射光的损失,故C错误;
D.由知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光改为蓝光,条纹间距将变窄,故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AB.衍射和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故A正确,B错误;
CD.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CD错误。
故选A。
6.B
【解析】
纵波振子是沿传播方向振动的,所以它可以通过那个纸板上的眼,也就不能偏振了。而横波振子是沿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的,而且振子的平衡位置不变,当波传到纸板处,这里的振子无法振动,部分波就无法传过去了,即发生了“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能够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故选B。
7.AD
【解析】
A.根据
可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距,相邻两亮条纹间距将减小,故A正确;
B.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狭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因此若这是在狭缝宽度不同的情况下,上图对应狭缝较窄,故B错误;
C.图示的干涉图样表明检测图样此处是凸起的,故C错误;
D.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因此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正确。
故选AD。
8.ACE
【解析】
A.根据折射率和光的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知,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b光线在水中偏折得厉害,即b的折射率大于a的折射率,则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
B.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时折射角逐渐增大,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射到bb′面上的光的入射角等于在aa′面上的折射角,则不论入射角如何增大,玻璃砖中的光线不会在bb′面上发生全反射,故肯定有光线从bb'面射出,故B错误;
C.根据双缝干涉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x与双缝间距离d及光的波长λ的关系式△x=,可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x将减小,故C正确;
D.由于不知道被测样品表面的放置方向,故不能判断此处是凸起的,故D错误;
E.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所以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故E正确。
故选ACE。
9.BD
【解析】
A、B、由题意可知,人眼在P处看不到光亮,是因为偏振片A与偏振片B相互垂直,a光是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b光是偏振光,故A错误,B正确。
C、D、由上分析可知,当SP为轴将B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根据光的偏振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片.题中另一侧能观察到光即可同时自然光向各个方向发射,而偏振光则是向特定方向放射.
10.ABC
【解析】
A.机场、车站用来检查旅客行李包的透视仪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本领,X射线穿透能力比紫外线强,故A正确;
B.由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高.故B正确;
C.看3D电影所带眼镜镜片为偏振片,两镜片透振方向互相垂直,所以观众戴的偏振眼镜两个镜片的透振方向不同,故C正确;
D.日光照射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干涉现象,故D错误;
故选ABC。
11.ADE;
【解析】
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后,波长变短,波动性减弱;当波源与观察者的距离减小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增大;波速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横波具有偏振现象,电磁波是横波.
【详解】
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所以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故A正确.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后,波速减小,频率不变,由公式v=λf,可知波长变短,波动性减弱,则更不容易发生衍射.故B错误.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两者距离减小,产生多普勒效应,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高,故C错误.波速公式v=λf适用于一切波,式中三参量依次为波速、波长、频率,故D正确.电磁波是横波,具有偏振现象,故E正确.故选ADE.
12.BCD
【解析】无论什么情况受迫振动的频率都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故A不正确;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当看到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则说明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故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横波。故B正确;由公式?,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波长增大,则条纹间距变宽,故C正确;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周期越短,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D正确;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是指两列波振动步调一致,并不是位移总是最大,有时处于波峰有时处于平衡位置有时处于波谷,故E不正确;故选BCD.
13.ABD
【解析】
根据光的偏折程度可知,c光的折射率最小,a光的折射率最大,则c光的波长最长,a光波长最短,能量最大,A正确;c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v=c/n分析得知,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传播时c光速度最大,B正确;c光的波长最长,a光波长最短,而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C错误;光的折射率最大,由临界角公式sinC=1/n分析得知,a光的临界角最小,若让a,b,c三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向真空,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正确;光是一种横波,横波有偏振现象,纵波没有,有无偏振现象与光的频率无关,故E错误.故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