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激光与全息照相
1.下列关于光的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D立体电影的放映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B.电子表的液晶显示应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C.可利用激光进行室内照明
D.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
2.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发射功率为P,c表示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发射的光子数为
A.
B.
C.
D.λPhc
3.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学上利用激光切除肿瘤,主要是因为激光的平行度好
B.超声波仪器使用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容易发生衍射
C.拍摄玻璃橱窗内物品时,在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可以减弱反射光,使景象清晰
D.望远镜镜头表面常常涂一层透光的膜,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4.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2日宣布,授予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国物理学家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及加拿大物理学家唐纳·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性贡献.下列关于激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它不能像无线电波一样被调制并用来传递信息
B.激光可以用来精确的测距,这是利用了激光的平行度好这个特点
C.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切开皮肤以及“焊接”剥落的视网膜利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D.全息照相技术不仅记录了光波的强弱信息,还记录了光波的相位信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高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C.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D.露珠呈现的彩色是光的反射现象
E.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6.2018年央视春节晚会大量使用激光,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下列关于光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学镜头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B.全息照相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
C.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D.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光的偏振
E.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7.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与物光的相干性高的特点
B.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小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D.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低于声源的频率
E.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B.真空中的光速恒为c,与光源无关
C.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变小时,波源的频率变大
D.如果障码物的尺寸大于声波的波长,则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频率
C.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相比增大
E.两列声波在空中相遇时不会相互干扰,会按原有的频率、传播方向继续传播
10.从古至今,光作为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作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充分利用光,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下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波长越短,波速越快.
C.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平行度好、亮度高的特点.
D.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像无线电波那样,作为载体传递信息.
E.光是从物质的原子中发射出来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产生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频率
C.高速飞离地球的飞船中的宇航员认为地球上的时钟变慢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相比增大
12.以下几个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
B.惠更斯原理可以完美地解释与波动有关的所有现象
C.一切物体都辐射红外线,且辐射强度与温度有关,因此红外线辐射又称为热辐射
D.激光的频率非常高,因此不能调制携带声音、图像等信息
13.如图所示,是用光传感器做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激光光源在铁架台的最上端,中间是刻有双缝的挡板,下面是光传感器.光传感器是一个小盒,在图中白色狭长矩形部分,沿矩形的长边分布着许多光敏单元.这个传感器各个光敏单元得到的光照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①下列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与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应该在光源和双缝之间加一个单缝,才能使实验成功
B.下移光源,使之更靠近刻有双缝的挡板,则干涉条纹间距减小
C.光源不动,下移双缝挡板,使之更靠近光传感器,则干涉条纹间距减小
D.保持光源和双缝挡板的距离不变,同时下移它们,使它们靠近光传感器,则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②用激光替代普通光源来做本实验,最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______(填字母);
A.相干性高
B.平行度好
C.亮度高
参考答案
1.D
【解析】3D立体电影的放映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选项A错误;电子表的液晶显示应用了光的偏振原理,选项B错误;室内照明需要更多的散射光,而激光的方向性比较好,是单方向的光,不适合室内照明,故C错误.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选项D正确;故选D.
2.C
【解析】每个光子的能量
,设每秒(t=1s)激光器发出的光子数是n,则,即,解得,C正确;
3.C
【解析】
医学上利用激光切除肿瘤,主要是因为激光的方向性好,而且具有很高的能量,故A错误;超声波仪器使用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多普勒现象,故B错误;照相机镜头前加偏振片可以减小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强度,从而使玻璃后的影像清晰,故C正确;望远镜镜头表面常常涂一层透光的膜,这是利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增加透射光的强度,故D错误。
4.A
【解析】
A.
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频率单一,通常用作相干光,传递信息操作简单容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测量很远距离的目标是因为激光平行度好,方向性好的特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激光光强度大、能量集中,可以用在医学上做光刀切除肿瘤,或“焊接”剥落的视网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全息相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全息照相技术不仅记录了光波的强弱信息,还记录了光波的相位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ACE
【解析】
试题分析:
A、当波源靠近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高,A选项正确;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由于玻璃表面反射的光很强,导致玻璃橱窗内的物品在底片上成像不清晰,故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B选项错误;C、衍射实验中光源可以看成是无限多个光源排列而成的,因此光的衍射现象也是光波相互叠加的效果,C选项正确;D、露珠呈现的彩色是光的色散现象,D选项错误;E、激光的相干性比较好,所以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E选项正确.故选ACE.
考点:考查多普勒效应、光的干涉、反射、折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光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识记有关基本概念.
6.BCE
【解析】
光学镜头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选项A错误;全息照相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的特点,选项B正确;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选项C正确;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光的干涉,选项D错误;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选项E正确;故选BCE.
7.ACE
【解析】
A.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与物光的相干性高的特点,故A正确;
B.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故B错误;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小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强度,故C正确;
D.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高于声源的频率,故D错误;
E.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速度变慢,但频率不变,故波长变短,故E正确.
故选ACE.
8.AB
【解析】
A.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选项A正确;
B.真空中的光速恒为c,与光源无关,选项B正确;
C.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变小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大,但是波源的频率不变,选项C错误;
D.如果障碍物的尺寸大于声波的波长,则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并非不能衍射,选项D错误;
故选AB.
9.CDE
【解析】
试题分析: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频率单一,具有相干性好的特点,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的衍射无关.故A错误;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率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动显著增强,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即共振.故B错误;在阳光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花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选项C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两物体以很大的速度互相靠近时,感觉频率会增大,远离时感觉频率会减小,所以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相比增大.故D正确.根据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可知,当两列声波在空中相遇时不会相互干扰,会按原有的频率、传播方向继续传播,选项E正确;故选CDE.
考点:全息照相;光的干涉;多普勒现象;受迫振动;
10.ACD
【解析】
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是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选项A正确;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波长越短,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由可知,波速越小,选项B错误;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平行度好、亮度高的特点,选项C正确;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像无线电波那样,作为载体传递信息,选项D正确;光是从物质的原子中发射出来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产生的,选项E错误;故选ACD.
11.CD
【解析】
: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所以A错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其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是否共振无关,所以B错误;地球相对高速飞离地球的飞船中的宇航员是高速运动的,所以宇航员认为地球上的时钟变慢,故C正确;根据多普勒效应,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相比增大,所以D正确.
12.AC
【解析】
A、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动,故A正确;
B、惠更斯原理把波的传播归结为波前的传播,波前上的每个点都可看作是能发出球面次波的新波源,惠更斯曾根据这一原理正确地解释了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双折射现象,仅靠惠更斯原理不能解决衍射问题,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因此红外线辐射又称为热辐射,故C正确;
D、激光的频率非常高,计算机技术传递的是2进制数:0,1;可用激光的明灭来表示0,1;故可用来传递声音、图像等信息,故D错误。
13.C
A
【解析】
①[1]A.
因激光的相干性高,则光源和双缝之间不需要加一个单缝,故A错误;
B.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若下移光源,使之更靠近刻有双缝的挡板,即减小光源与双缝间距,与干涉条纹间距无关,故B错误;
C.
光源不动,下移双缝挡板,使之更靠近光传感器,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即减小光源与双缝间距,那么干涉条纹间距会减小,故C正确;
D.
保持光源和双缝挡板的距离不变,同时下移它们,使它们靠近光传感器,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知,则干涉条纹间距增大,故D错误;
②[2]因激光的相干性高,因此可用激光替代普通光源来做实验;
A.相干性高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平行度好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亮度高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