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电磁波的产生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能够灭菌
B.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C.电磁波是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麦克斯韦第一次在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2.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万物互联的商用网络新时代,即5G时代。所谓5G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1M=106)频段的无线电波。现行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频段范围是1880~2635MHz。未来5G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bps(bps为bitspersecond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秒),是4G网络的50~10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G信号和5G信号都是纵波
B.4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4G信号和5G信号相遇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
D.5G信号比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快
3.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大胆预言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提出了物质波概念
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行数据的研究,得到了行星受到的向心力与轨道半长轴平方成正比的结论
C.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回路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其本质是变化的磁场能在其周围空间激发感生电场,通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功实现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4.LC振荡电路在t1和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和电容器中极板带电情况如图所示,若,则( )
A.在t1时刻电容器正充电
B.在t2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正在增强
C.在t1时刻电路中电流正在减小
D.在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场正在增强
5.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已知某时刻电流i的方向指向A板,且正在增大,则(
)
A.A板带正电
B.线圈L两端电压在增大
C.电容器C正在充电
D.电场能正在转化为磁场能
6.人们为了纪念德国科学家赫兹对人类的贡献,把频率的単位定为“赫兹”.赫兹对人类的突出贡献是
.
A.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通过实验发现了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D.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7.如右图(a)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
(b)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i轴的正方向,则
A.0至0.5ms内,电容器C正在充电
B.0.5ms至1ms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C.1ms至1.5m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D.1.5ms至2ms内电场能在减少
8.在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图像,由图可知( )
A.t1至t2内,电容器在充电
B.t2至t3内,电路中电流在变大
C.t1时刻,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
D.t2时刻,电路中的电场能最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时,加速度也相同
B.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是一倍振幅
C.根据麦克斯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D.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减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变大
E.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
C.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
D.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四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1.如图LC振荡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T=2×10﹣2s.自振荡电流沿反时针方向达最大值时开始计时,当t=3.4×10﹣2s时,电容器正处于________状态(填“充电”、“放电”、“充电完毕”或“放电完毕”).这时电容器的上极板________(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12.发射波长为10m的无线电波时,振荡电路的电容器为C在不改变线圈电感的情况下,若要发射波长为20m的无线电波,应将电容器电容变________倍.
13.历史上,科学家______(选填“麦
克斯韦”或“赫兹")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江苏交通广播电台的广播频率为.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__
14.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_______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______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_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______________的电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能够灭菌,选项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选项B正确;电磁波是横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错误;赫兹第一次在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
2.B
【解析】
A.电磁波均为横波,选项A错误;
B.因5G信号的频率更高,则波长小,故4G信号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B正确;
C.两种不同频率的波不能发生干涉,选项C错误;
D.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光速,故传播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A.德布罗意大胆预言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提出了物质波概念,选项A错误;
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行数据的研究,得到了行星运动定律,但是并没有得到行星受到的向心力与轨道半长轴平方成正比的结论,选项B错误;
C.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选项C错误;
D.回路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其本质是变化的磁场能在其周围空间激发感生电场,通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功实现能量的转移或转化,选项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由
知
AC.从题图可看出、两个时刻螺线管处的电流都是从左向右穿过螺线管,由于电流方向是正电荷运动方向,时刻正电荷是从左极板流出然后穿过螺线管,正处于放电状态,只要是放电,振荡电流就是增大的,故AC错误;
B.时刻,电流从左向右通过螺线管,而右极板带正电,说明正电荷正往右极板上聚集,所以时刻电容器在充电,随着极板上电荷增多,两级间电场增强,故B正确;
D.由于充电过程中振荡电流总是减小的,故线圈中磁场在减弱,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通过图示电流方向,知电容器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A带负电,下极B板带正电,振荡电流增大,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减小,由
知AB两板间的电压在减小,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A
【解析】
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制作了一套仪器,试图用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结果他成功了,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即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故选A.
【点睛】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存在.
7.C
【解析】
A.由图(b)可知,在0至0.5ms内,电路电流在增大,电容器C正在放电,故A错误;
B.由图(b)可知,在0.5ms至1ms内,电流是正的,即经过P点的电流向右,由于电路中做定向移动的带电粒子是带负电的电子,因此在该时间段内,电子经过P点向左移动,因此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故B错误;
C.由图(b)可知,在1ms至1.5ms内,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向上,且增大,电感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由楞次定律可知,Q电感线圈下端电势高,上端电势低,即Q点比P点电势高,故C正确;
D.由图(b)可知,在1.5ms至2ms内,电路电流减小,磁场减弱,磁感应强度变小,电路处于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电场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A.
在t1到t2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q不断减小,说明电容器在不断放电,由于线圈作用,电路中的电流在不断增加,故A错误;
B.
在t2到t3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q不断增加,说明电容器在不断充电,电路中电流减小,故B错误;
C.
在t1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q最大,所以电路中无电流,则磁场能最小。故C正确;
D.
t2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q等于0,则电场能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9.ACE
【解析】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时,回复力相同,故加速度也相同,选项A正确;做简谐运动的质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只有从平衡位置或者从位移最大或最小的位置计时,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是一倍振幅,选项B错误;
根据麦克斯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选项C正确;
双缝干涉实验中,根据
可知,若只减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变小,选项D错误;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变大,根据可知波长变长,选项E正确;故选ACE.
10.BC
【解析】
β射线是高速移动的电子流.属于实物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错误,
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过程中需要释放出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
,所以结合原子核过程中存在质量损失.
所以B正确,
LC振荡电路中放电之前属于充电过程,电场能逐渐增大.磁场能逐渐减小,回路电流逐渐减小
.刚刚开始放电时正好是电场能最大,磁场能最小的时刻.所以回路电流此时最小,故C对;
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能释放出C42=6频率的光子,故D错;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
11.充电
正电
【解析】
LC振荡电路中电流变化一个周期过程(设t=0时刻,电流为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①,电流逆时针逐渐增加,
时刻达到最大值,放电完毕;②,电流逆时针逐渐减小,
时刻减为零,反向充电完毕;③,电流顺时针增加,时刻达到最大值,反向放电完毕;④,电流顺时针减为零,正向充电完毕.
【详解】
LC振荡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T=2×10-2s,t=0时刻振荡电流沿逆时针方向达最大值,即分析中的时刻;t=3.4×10-2s=1.7T,与分析中的中间某时刻相同,电容器在正向充电,电容器的上极板
带正电.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LC振荡电路一个周期内电流和电容器带电量的变化情况.
12.4
【解析】
根据电磁波的波速公式c=,则波长λ=cT,又因为LC振荡电路发射出的电磁波的周期T=2π,所以λ=2cπ,要使波长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C应变为原来的4倍;
【点睛】本题要掌握两个公式,LC振荡电路振荡电流的周期,也是发射出的电磁波的周期T=2π,还要掌握波速的公式c=.
13.
赫兹
3.0
【解析】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成功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由可得:
.
14.
变化
变化
稳定
周期性变化
【解析】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