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鲁科版选修3-4:5.2光的衍射 巩固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东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鲁科版选修3-4:5.2光的衍射 巩固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6 08: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光的衍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
D.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
2.下列四种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衍射现象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无线电波
D.γ射线
3.在观察光的单缝衍射现象时,当狭缝宽度从
0.1mm
逐渐增加到
0.5mm
的过程中,通过狭缝观察线状光源的情况是(  )
A.不再发生衍射现象
B.衍射现象越来越不明显
C.衍射条纹亮度逐渐变暗
D.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
4.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所示。a、b光相比(  )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
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D.用同一衍射实验装置做实验,a光的衍射条纹宽度相等且比b光的宽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应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B.汽车尾灯为红色,是因为红光比其它可见光波长长,易发生干涉
C.照相机镜头镀上一层增透膜,是为了使拍摄的景物呈淡紫色
D.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B.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浅
C.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但干涉和衍射不是波特有的现象
7.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不断增大入射角,b光先发生全反射现象
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遇到障碍物时,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8.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入水后分成a、b两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当a、b两种光从水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9.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y轴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它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比4m大得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学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到的数值偏大些,可能是测量摆长时误加了小球直径
B.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频率将发生改变
C.蝙蝠是利用超声脉冲导航的,当它飞向某一墙壁时,接收到的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
D.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
E.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11.人们通过光的干涉或衍射现象认识到光具有________性;又通过________现象认识到光具有粒子性,总之,目前人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2.将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形成空气的光路如图所示。用这两种单色光分别经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其中一种单色光在屏上出现第3级亮纹的地方,刚好是另一种单色光出现第3级暗纹的地方,则
_______,再让这两种单色光经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则
________光衍射条纹中央亮纹较宽。
13.如图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样,其中图A是光的_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图样.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即使增加驱动力频率,振幅不变,故A错误;
B.医生检查身体的“B超”仪没有用到多普勒效应,而彩超则是通过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故B正确;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故C错误;
D.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由小孔成像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在上述电磁波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大,所以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
AB.当狭缝宽度增大,衍射现象越来越不明显,但不会不发生衍射,A错误,B正确;
C.当狭缝宽度增大,衍射亮条纹宽度变窄,亮度变亮,CD错误。
故选B。
4.A
【解析】
AB.由图知,光线进入玻璃砖后,b光的偏折角大,则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则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故A正确,B错误;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由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C错误;
D.衍射条纹宽度是不均匀的,中央宽两边窄,故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根据光的全反射条件,即可求解;红光的波长比其它可见光长,更容易发生衍射;根据光的干涉条件及原理,即可求解;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详解】
A、光导纤维丝,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由全反射条件,可知,则其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故A正确.B、根据红光的波长比其它可见光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错误.C、在选择增透膜时,一般是使对人眼灵敏的绿色光在垂直入射时相互抵消,这时光谱中其它频率的光将大部分抵消,因此,进入镜头的光有很多,但以抵消绿光为主,这样照相的效果更好.对于增透膜,有约1.3%的光能量会被反射,再加之对于其它波长的光,给定膜层的厚度是这些光在薄膜中的波长的0.25倍,从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绿光相互抵消,镜头呈淡紫色;故C错误.D、泊松亮斑是光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是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光的干涉应用,与全反射的条件理解,要我们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首先找出是用哪一部分的知识来进行解答,注意光的干涉、衍射和全反射的知识,会对生活中的现象用物理知识去解释.
6.A
【解析】
A.在光纤通信种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故A正确;
B.岸边观察前方水种的一条鱼,根据视深则有,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故B错误;
C.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
D.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7.A
【解析】
A.由图可知玻璃对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所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A正确;
B.根据折射定律
可知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小,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先达到的临界角,则a光先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
C.在真空中,a、b光传播速度相同,根据
由于a光的频率大于对b光的频率,故a光的波长较小,故C错误;
D.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故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故D错误。
故选A。
8.ADE
【解析】
AB.由题图看出,a光的偏折程度小于b光的偏折程度,则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小,由c=λf知,波长大,因此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B错误;
C.由公式得,则在同样介质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大,选项C错误;
D.因为a光的折射率小,由公式知,a光的临界角大,选项D正确;
E.a光的波长大,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知,a光产生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选项E正确。
故选ADE。
【点睛】
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得出折射率的大小,以及知道折射率、频率、波长、临界角等大小之间的关系。
9.AB
【解析】
A.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上下坡”法,知道b质点正向下振动,位移增大,加速度正在增大,故A正确;
B.由图知,波长λ=4m,则该波的周期为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即半个周期,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上方,并向y轴正方向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
C.质点a不会沿波传播方向迁移,故C错误;
D.当波的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大或差不多时,就会发生明显的衍射,所以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4?m小或和4m差不多,故D错误。
故选:AB。
10.ACE
【解析】
A.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重力加速度为
单摆的摆长应等于摆线的长度加小球的半径,若测量摆长时误加了小球直径算进去,摆长测量值偏大,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A正确;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波速改变,故B错误;
C.蝙蝠利用超声脉冲导航,当它正朝着表面平直的墙壁飞扑的期间,与墙壁相互靠近,故接收到从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故C正确;
D.紫外线比紫光的波长短,更不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故D错误;
E.光纤通信和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E正确;
故选ACE。
11.波动;
光电效应;
【解析】
[1][2]人们通过光的干涉或衍射现象认识到光具有波动性;又通过光电效应现象认识到光具有粒子性,总之目前人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2.
a
【解析】由图知,b光的偏折程度大,折射率大,波长短.据题有:
,解得;由于a光的波长长,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a光衍射条纹中央亮纹较宽.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则出现明条纹,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则出现暗条纹.还要知道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
13.衍射
小于
【解析】
[1][2].A中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是衍射现象,B中出现圆形亮斑.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光波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题图A是光的衍射图样,由于光波波长很短,约在10-7
m数量级上,所以题图A对应的圆孔的孔径比题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小.题图B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