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科学复习测试4(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六年级科学复习测试4(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7 06:11:09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复习测试四
一、填空题:(6分)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让偏右的图像出现在中间位置,载玻片应该往(
)移动。2.推行“无车日”主要是为了减少(
)污染。
3.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最主要依据是(
)。
4、圆顶形可以看成是(
)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
5.(
)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二、选择题:(4分)
1.将显微镜原来标有10×的目镜,更换成16×的目镜,观察到的图像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3.导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A.牙齿
   
B.
唾液
   C.
微生物
4、下列杠杆类类工具中,工作时是费力杠杆的为(
)。
A
实验时用的镊子
B
饮水机水龙头上的开关
C
电工用的老虎钳
三、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8分)
1.生活垃圾是毫无用处的废弃物,所以全部要填埋和焚烧。…………(

2.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3.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电池属于有毒有害垃圾,不能随便丢入垃圾筒。……………………(

5.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白砂糖有固定的形状,属于晶体。……………(

7.病毒H7N9属于微生物。………………………………………………(

8、用两张纸搭一座“平桥”,一定比一张纸搭一座“平桥”所能承受的压力要大。(

四、实验探究题(22分):1、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梅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她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1)一星期后小梅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除了②号烧杯,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2)在显微镜下,小梅观察到了如右图中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
)(请选择下边的编号)。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3)上边的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
)和(
)等条件。
(4)上边描述的“小梅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
2.铁门生锈现象的探究:(1)如右图所示,这是某个仓库的一道铁门。铁门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为什么这道铁门的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请说出可能的原因。我的假设:(
)。
(2)小梅同学取了掉在铁门底部的一块铁锈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见下图),结合你课堂中做过的实验,图中的小灯泡(
)(选填:“会发光”、“不会发光”。)这个实验说明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
)物质。铁生锈的变化属于(
)变化。
(3)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向铁门的主人提两个减慢铁门生锈的建议,并说出你依据的科学原理。
我的第一个建议:(
);我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我的第二个建议:(
);我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
3.物质变化的实验研究:
小梅发现实验室里有6个盛放药剂的容器标签丢失了,但能肯定的是分别装有6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如下:
小梅想进行鉴别,分别提取了一些样品放入烧杯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A与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
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发现打开E瓶,马上能闻到有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助小梅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它们的名称: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
(2)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
)。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
),这种气体实际上就是(
)。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密…………………………………封…………………………………………………………线………………………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