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折射定律
1.一束红光和一列声波,分别由空气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频率都不变
B.二者的波长都不变
C.二者的波长都变大
D.二者的波速都变大
2.红、黄、蓝、紫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大的是( )
A.红光
B.黄光
C.蓝光
D.紫光
3.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 )
A.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0.71
B.该介质的折射率约为1.41
C.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长
D.进入空气后这束光的频率增高,波长变短
4.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霁jì,雨后转晴),或露之未晞(晞xi,干),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所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 )
A.反射
B.色散
C.干涉
D.衍射
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知棱镜顶角为,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
A.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的
B.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
C.介质的折射率为
D.介质的折射率为
E.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
7.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为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一束白光从AB面入射后由AC面出射( )
A.光在三棱镜中已发生色散
B.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相等
C.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的速度大小相等
D.各种色光从AC面出射时紫光更靠近C点
8.如图所示为一束光线穿过介质Ⅰ、Ⅱ、Ⅲ时的光路,则
A.介质Ⅰ的折射率最大
B.介质Ⅱ的折射率最大
C.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大
D.光在介质Ⅱ中传播速度最大
9.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有一个光学元件(未画出),细光束a入射到该光学元件,经折射后变为b、c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可能是三棱镜
B.在此光学元件中c光折射率比b光大
C.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实验时,b光比c光条纹宽
D.对同一金属,若c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也一定能
10.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Ⅰ、Ⅱ、Ⅲ,若玻璃砖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
C.改变α角且,光束Ⅰ、Ⅱ、Ⅲ仍保持平行
D.增大α角且,光束Ⅱ、Ⅲ会远离光束Ⅰ
1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透明的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___.若换用一束紫光同样从A点射入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变”).
12.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中______(填“P3”或“P4”)处所对应的折射率大,
(3)若保持∠AOF=30°不变,用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折射率的值不超过________,
13.如图所示为一透明薄壁容器,其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B=AC=2a,∠A=90°,该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从容器内部AC边上的P点(图中未画出)发出一束极细的白光,以30°的入射角照射到BC边的中点O。右侧紧靠B点有一与AC边平行的光屏BG,从O点折射出的光线在光屏BG上形成一条彩带,E、F点(图中均未画出)处分别显现红色和紫色。已知该液体对红光的折射率n1=1.2,对紫光的折射率n2=1.6,sin37°=0.6,cos37°=0.8。sin98°=sin82°=1,求光屏BG上E、F两点之间的距离。
14.如图,一玻璃水槽,水深h=1.2m,身高H=1.8m的人紧靠水槽站立.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射在水面上,测得人在水中底部的影长L=1.7m.(c=3×108m/s,sin37°=0.6,cos37°=0.8)求:
(1)水的折射率;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故一束红光和一列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都不变。红光的波速减小,声波的波速变大,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红光的波长减小,声波的波长变长,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D
【解析】
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各种色光中,紫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所以紫光的能量最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
AB.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D.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光速变快,频率不变,根据
因此波长变长,故选项C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雨过天晴时,太阳光照在枝叶上的雨珠上,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选项ACD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只有选项B正确.
点睛:雨后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感觉雨露呈现彩色.
5.A
【解析】
由于出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在三棱镜中光线一定是水平的,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折射角为;又由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则入射角i可表示为,如图所示
因此折射率
故选A。
6.BDE
【解析】
ABE.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题图可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光是从介质射入真空的,A错误BE正确;
CD.折射率
C错误D正确。
故选BDE。
7.AD
【解析】
A.光在三棱镜中,因不同的单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则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选项A正确;
C.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的速度大小不相等,红光最大,紫光最小,选项C错误;
B.若光线垂直于AB射入时,则各种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距离相等,根据可知,时间不等,选项B错误;
D.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程度最大,则各种色光从AC面出射时紫光更靠近C点,选项D正确。
故选AD。
8.CD
【解析】
由图可知,介质Ⅰ、Ⅱ相比较,n1>n2,介质Ⅱ、Ⅲ相比较,n2<n3,据光的可逆性知,光从Ⅱ射向Ⅰ或从Ⅱ射向Ⅲ时,入射角相等,从折射角上可判断n3>n1,所以有n3>n1>n2,选项AB错误,C正确;Ⅱ的折射率最小,根据可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速度最大,选项D正确。
9.AD
【解析】
A.根据题意可知,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可能是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根据图像可知,b光线偏折程度更大,所以在此光学元件中c光折射率比b光小,故B错误;
C.因为c光折射率比b光小,c光频率低,波长大,根据
可知,b光比c光条纹窄,故C错误;
D.
对同一金属,若c光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频率更高,则b光也一定能,故D正确。
故选AD。
10.AC
【解析】
A.所有色光都能反射,反射角相同,根据图像可知,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因为折射率不同导致分离,所以光束Ⅱ、Ⅲ为单色光,A正确
B.两光束平行射出,根据光路分析,光束Ⅱ的折射角小,而入射角相同,所以光束Ⅱ的折射率大,B错误
C.因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得出经过折射的光线出射光线仍然平行,改变角度光束Ⅰ、Ⅱ、Ⅲ仍保持平行,C正确
D.增大α角且,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所以光束Ⅱ、Ⅲ会靠近光束Ⅰ,D错误
11.60°
偏左
【解析】
[1]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可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30°
联立解得:60°;
[2]在同种介质中,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蓝光,故紫光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偏左。
12.(1)(2)P4(3)
2
【解析】
试题分析:(1)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60°,根据折射率定律,
(2)P4位置的入射角大,在折射角一定的情况下,故折射率就大.
(3)入射角和折射角相等,则折射率为1.
(4)当发生全反射时,为所能测量最大折射率,故为2
考点:考查了光的折射
点评:对于折射定律应用时,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
13.
【解析】
红光
解得:
紫光
解得
又正弦定理
解得:
且
解得:
E、F两点之间的距离
14.(1);
(2)2.25×108m/s
【解析】
(1)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CD=0.8m,所以BD=0.9m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BOD=37°
由折射率公式得:
(2)又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