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登飞来峰
【教材分析】
《登飞来峰》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的第三首古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作,当时的作者初涉官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这首诗是通过观峰写景来抒写抱负的,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这不仅揭示了全面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高度的深刻道理,而且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学习时以读背为主,在朗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的节奏美与韵律美,并感悟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品读诗歌,体会情感,感悟深刻的哲理。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收集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飞来峰: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我积累的字词:浮云、遮望眼等。
2.思悟发现
(1)课文前两句写飞来峰上的塔有何特点?是如何写的?
(2)课文后两句,你从中体悟到什么道理?
(3)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一)导入本课
你喜欢爬山吗?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预设:
(1)喜欢。磨练人的意志。
(2)喜欢。站得高,看到很多很远美景。
老师也喜欢爬山,登上山——春赏花、夏乘凉、秋采果、冬观雪——四季景色尽收眼底,这更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跟随北宋诗人王安石一起登“飞来峰”,去欣赏那别致的景象!
(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
二、初读诗歌,相约飞来峰
(一)大家已经在课下读了几遍了,谁能代替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其他学生认真听,你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
1.学生点评。
2.教师点评,请一位学生再朗读这首诗,看看读准字音和节奏了吗?
3.学生评价。
预设:读出了韵脚(eng),但语速有点快。
4.请你再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比刚才那位同学读得好一些,但还是没有读好重音,停顿的长短应分开。
(二)老师来给大家读一遍(配乐),学生认真倾听,听准字音和节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请学生试着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韵律。
7.推荐一名学生来给大家展示朗读,其他同学来评价。
预设:这位同学读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8.默读诗歌,思考: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
(1)登飞来峰塔看到的景象。
(2)描绘飞来峰塔的景象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9.我们一起做王安石把这首诗齐读一遍,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和诗意美。
大家已经初步读懂了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凝思最高层
品读这首诗,讨论:
1.这首诗通过哪些词句来具体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句分析。
2.作者登上如此高山,看到如此高塔,会有什么感慨?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各组补充。
(2)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预设:登、望、高、飞来峰、千寻塔、闻说、浮云、日等词语。
(一)领略诗中美景
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句来分析?
预设:
看到飞来峰塔的高:
出示: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在杭州灵隐寺外。感受168米,大约相当于56层楼高。
千寻塔:古代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就是八千尺,大约相当于2600多米高。
飞来峰塔真的有这么高吗?(顺学而导,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登峰塔时的景象:抓住“登”“望”“高”。一个人凭着自己的毅力,付出艰辛,攀岩而上,陡峭险峻,高耸的飞来峰上。一步步地登上了高将近200米的飞来峰塔顶。
(出示)闻说:说是“听说”,这里指一个传说,人站在塔上,五更天鸡鸣时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在高高的飞来峰塔上的景象:抓住“闻说”“日”。雾霭弥漫,看到美丽壮观的日出景象,周围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作者登上如此高的山如此高的塔,会有立足高点放眼远望,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会想到要改革,对改革充满信心。
资料链接(出示):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2.请学生齐读第一、二句,感受那美丽壮观的景象,对美好前途的展望。
(二)体悟诗中哲理
1.大家都畅谈了飞来峰的怪,千寻塔的高,登高远望的景。当时作者登上如此高山,看到如此高塔,会有什么感慨?
2.齐读第三、四句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登上这么高的山,这么高的塔,看到的“浮云”又如何作何感想呢?
(出示)“浮云”出自孔子《论语》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释义: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天子与太阳同辉,“日”象征着帝王,李白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谗言。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资料链接出示: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预设:把保守势力说成是“浮云”,并且不畏,王安石在这里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来表露自己的志向。这体现了王安石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4.请一名学生朗读三四句体会诗人的无所畏惧的精神。
5.学生再齐读三四句。
预设:
(1)所以“浮云”在这首诗中的深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王安石,支持他变法,就不会害怕朝廷上的小人刁难作崇,新法就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
(2)借飞来峰之千寻塔来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寄托远大的理想。
6.师生激情朗读第三、四两句,齐读,读出气势。
7.刚才大家齐读三、四两句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气势。那么,同学们,通过大家反复的朗读,你从中体悟到了什么道理呢?
8.学生思考并回答。
预设: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
(三)启迪智慧人生
1.同学们已经学过哪些登高的诗句?
2.学生思考回答。
出示诗句:
3.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谈给你带来的启发?
4.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归纳。
预设:
(1)诗人站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2)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3)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5.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去对待呢?
预设:
(1)我们要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
我们要拥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
我们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
我们要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
我们要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
人生要想看清人事纷繁不被迷惑,首先要让自己站到最高处。
6.师生齐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登高远望的豪迈。
美诵诗歌,总结升华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谁能试着背诵?
2.学生练习背诵。师生对背诵进行评价。
3.小结:我们跟随着诗人登上了这飞来峰,领略了峰上的辉煌景致,懂得了深刻的道理,感悟到诗人豪迈的气势。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大家还有质疑的地方吗?
附:板书设计
20
登飞来峰
巩固基础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
2.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3.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二、思考探究
4.比较阅读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参考答案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3.写塔极高,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又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4.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曙,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