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望岳
【教材分析】
《望岳》是统编教材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的一首教读古体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层层推进,蓄势而发,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通过多层次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学习这首古诗要通过“诵读诗歌,想象画面,赏析诗句,品味背诵”等方法来进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内容,描绘诗歌景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积累杜甫经典诗句及励志古诗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作者和关于泰山的诗歌)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望岳》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3)“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4)我最喜欢的诗句是:
(5)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和发现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观泰山
一、运用诗歌,激趣导入
和同学们一样,老师在课下也搜集了关于泰山的古诗词名句,大家看大屏幕,来,一起读一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李白;“岱宗何崔巍,群山无与比”——贾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通过这些诗句,大家对泰山有怎样的感觉?——高大雄伟。对,泰山作为五岳之宗,历来是封建帝王祭天敬神的地方;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膜拜歌咏的对象。以上诗句中,有一首诗被看成写泰山的绝唱,《唐宋诗醇》卷九评价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则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这就是杜甫的《望岳》。
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感受这首诗的雄奇美妙吧!
PPT展示泰山图片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读泰山
二、诵读诗歌,把握节奏
(一)结合预习,请几位同学朗读本首诗,其他同学就朗读情况进行点评。
预设:学生点评情况,比如:字音不准确、停顿有问题、语气无舒缓、磕磕巴巴不流畅等等。
(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小结:朗读要求同学们做到:吐字清晰、注重停顿、张弛有度,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结合PPT,展示停顿。
同学们的朗读和精彩点评,告诉了我们怎样朗读这首古诗。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总结的朗读要求,再读《望岳》。稍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给大家展示朗读成果。
画泰山
三、描绘诗歌,体会意境
(一)王国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也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与景密不可分。诗歌同样如此,景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望岳》这首诗中,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预设:四幅画。
第一幅:齐鲁青未了
第二幅:造化钟神秀
第三幅:荡胸生曾云
第四幅:一览众山小
四幅画的题目由学生讨论决定。
(二)如果在泰山文化商店有这四幅画,你只能买一幅画,你会买哪一幅?其次会是哪一幅?为什么?
你能不能把你最喜欢的这幅画画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
并引领学生说出每一幅画的美妙之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
(三)请学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做旁批,想一想:
1.《望岳》这首诗歌描绘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预设:
(1)雄阔绵延
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看出来。
(2)秀美高大
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得出结论。
(3)开阔激荡
从“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看出来。
2.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那么,它是怎样得以体现的呢?
预设:虽然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俯望,描写出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提示学生做课堂批注:远望——近望——凝望——俯望)(实写——虚写)
品泰山
四、品味诗歌,领悟情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对自己的要求。请同学们细读诗歌,感受杜甫的语言之美。
“岱宗”两句:“远望”——大而美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大。)
“造化”两句:“近望”——高而美
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读,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奇而美
“会当”两句:“俯望”——壮而美
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之顶峰”。
悟泰山
面对泰山,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究竟在用心渴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望岳》,领悟诗人情感。
(男女生合作诵读: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第四句齐诵三遍,声音由低到高。)
预设:
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一)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仅仅是在赞美泰山吗?诗人内心又在渴望什么呢?
预设:
PPT展示写作背景: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二)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
王之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苏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背诵诗歌,积累经典
(一)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预设: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3.虚实相生……
(二)限时背诵诗歌,同桌互相检查。
六、运用诗歌,经典重现
(一)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二)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三)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四)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五)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六)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七)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七、本课小结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却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之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眼下虽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终能有所成就,攀越顶峰,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不愧是怀有大志者的诗作,所以《唐宋诗醇》卷九评价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则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同学们,让我们从这首诗中汲取力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立下腾飞志,来日上青天!
附: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雄心壮志
雄
阔
绵
延
开阔激荡
秀美高大20.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
一、巩固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岱宗( )
青未了( )
决眦( )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按要求默写。
(1)造化钟神秀,
。
(2)
,决眦入归鸟。
(3)《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探究
4.阅读《望岳》,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ài
liǎo
zì
2.(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1)阴阳割昏晓
(2)荡胸生曾云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D
5.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