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调查
活动内容
教材第93页
读书调查
活动提示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内容。活动一,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表并与同学交流设计的调查表是否合理能用,然后根据读书的本数进行分段整理,并用统计图表示全班同学读课外书的情况,让学生经历调查与整理、表示数据的全过程。活动二,让学生估算自己一学期的课外阅读量。分两个层次,先估算一本中等厚度的书约有多少字,再估算一学期一共阅读课外书的字数。活动三,让学生写阅读数学课外书的体会。进行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可在课前要求,课上选择几个人谈一谈,也可以作为本次活动的课外要求。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设计简单的调查表,会整理和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估算。
过程与方法
2、结合读书调查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读书调查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
难点
结合读书调查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布置设计调查表和记录自己这学期阅读课外读物的活动;每人带一本自己读过的中等厚度的书和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进行最喜欢的书的介绍,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读书调查”活动。(板书:读书调查)
设计意图:
在谈话交流中,介绍读书活动,然后教师直接引出本课时的活动内容“读书调查”,直奔主题,简单直接。
(二)解决问题:
1、读书调查。
(1)先让学生互相交流设计的调查表和调查结果。然后选择几个不同的调查表进行全班展示。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统计表才能既简单又能完整地记录收集的数据。?
(2)完善、改进调查表。
把自己的读书情况重新记录在调查表中。?
(3)全班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出示课本第108页统计表,对全班同学的读书情况
进行统计。
可按表中分段,采取举手统计的方式进行。?
(4)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条形统计图,表示全班同学的读书情况,然后全班交流。对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进行评价、讨论。
2、估算读书字数。
(1)提出估计自己读书字数的要求,让学生先讨论一下怎样估计。?
(2)计一本书的字数。
教师提出估计自己读过的一本中等厚度的书大约有多少字,再长读书本数的建议。
让学生讨论一下,然后估计一本书中大约有多少字。?
(3)估计这一学期阅读的书的字数。学生自己估算后再全班汇报。
提出有兴趣的同学算完后可以用一本一本书估计再相加的方法估计一下,看结果相差多少。
3、写读书体会。
师:你能自己试着写写自己阅读数学课外书的体会吗?然后读给大家听。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最后点名阅读。
(预设样稿)
读了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后,我感受到数学家从小就对数学有很大兴趣。例如中国的数学家华罗庚,他由于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因此最后华罗庚就成为出名的数学家。
阅读了《奥数教程四年级》后,我感受到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趣的,我们应该把数学学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奥数的方法是非常有趣和有用的。例如,823+92-23等于多少?可以这样算:先用823-23等于800,再加上92就等于892了,这样算非常快速。再例如,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用快捷方法这样算:1+100=101,2+99=101,…一直加到50+51=101,一共有50个101,50×101=5050。奥数除了计算,还教给我们解题的方法。例如,某校新收一批住校生,学校启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住处,启用21间宿舍后学生不但都住进去了,有一间宿舍还能再住进2人,这批学生共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给出的两组对应关系排列在一起:用15间宿舍——还有34人没住处
用21间宿舍——还能再住进2人要想求这批学生共有多少人,应先求每间宿舍能住多少人。要抓住21间宿舍和15间宿舍的差与多少人相对应。假如学生再多2人,那么启用15间后会有36人没住处,启用21间后正好住满,所以21-15=6(间)宿舍与34+2=36(人)相对应,每间宿舍住6人.算式:6×21-2=124(人),这批学生共有124人。
设计意图:
通过读书调查、估算读书字数和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信息的搜集、整理、描述、估算能力和意识和感受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活动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活动过程,对活动进行反思、梳理活动的目的、目标、过程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布置作业
1、回家调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一个月内读书情况,把调查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中,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自己
本数
本数
爸
妈
爷
奶
自
爸
妈
爷
奶
己
2、找一本自己读过的书,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个字?整本书呢?一个学期你读了几本这样的书,大概有多少字?
答案:
略
略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但在我国这个日子还没有广为人知,近两年开始有出版社和书店搞一些公益活动。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资料链接
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一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先自学,看哪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看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而我们应指导学生重点看过程。
二是课堂上看书。一般是新课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留有质疑的余地。有时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是课后阅读课本。其目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品味,如一些文字长或难记忆的概念,则需要学生加深理解。
另外,课后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钓知识。让学生学会操作方法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算理、公式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对照、比较、分析、概括而获取的。当然,操作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正确、科学、有序、合理的操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操作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操作是手段,是过程,不是目的,不是单纯为操作而操作。教师要善于将学生操作这一外化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不断形成和扩展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哪怕提出的问题不尽合理,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鼓励他们多思、多问,保护他们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得到解决,会极大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问。
问题一般在这样几个环节寻找:一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二是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三是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四是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五是在知识的作用方面找等等。
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都可能存在问题,只要广大小学生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积极动脑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既生动活泼又积极主动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发问,要鼓励他们张开嘴巴,勇敢地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普遍提高。
教会学生整理知识脉络,总结学习过程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联系的教学,即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有利于学生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结构中去,以便发现规律,进而自觉地运用规律探索新知,进一步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动力。
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数学交流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以游戏、阅读等方式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思想以动作的、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儿童语言的或数学语言的形式表述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数学、“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思考“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对象,只有多交流、多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智力水平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