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迎接绿色 2(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迎接绿色 2(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3 18: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迎接绿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背诵并抄写 一段话。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内容及表达的情感。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难句。3.在阅读中通过理解、比较,感受绿色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设计思想:一、教材说明:《迎接绿色》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楼房为背景,以一株丝瓜为主线,讲述了平时不大来往的邻居,因为这株野生的丝瓜而加强了联系,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本课书对农村孩子来说理解起来,略有难点,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受不到生活的压抑。为此,在学习中要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绿色的可爱,人们是怎样爱护它,珍惜它的,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指导思想:(一)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1.以“这株绿色”为主线,以“迎接绿色,珍惜绿色”为核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读、思、画、批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语言训练中,让学生仿照例句,加以想象说比喻句等。(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灵活运用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走近作者。一、设计思路:在新授课上,我以“绿色”为线索,以“迎接绿色,珍惜绿色”为核心,设计了“以感受绿色的美好导入——感受绿色的可爱——感受人们怎样爱护绿色的——感受无绿色和有绿色生活的变化”的教学思路。(一)导入,欣赏绿色的图片,感受绿色的美好。(二)初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三)读文章第三部分,感受这株绿色的可爱(四)学习文章第三部分,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喜爱,对绿色的向往。(五)学习文章第二、四部分,阅读中感受绿色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放映绿色植物,满眼绿色的图片)2.绿色给我们的城市平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色给每个人带来快乐,绿色更是健康生活的体现。我们喜爱绿色,向往绿色,用双手迎接绿色。 看图片,交流感受。 为学生搭建体验美,感受美的平台。同时,为帮助学生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铺石引路。
二、初读课文 一栋高楼中,因为一株绿色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打开语文书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一)感受绿色丝瓜的可爱 人们迎接的是怎样的绿色?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将描写丝瓜的语句画下来,想一想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你有怎样的感受。21世纪教育网你觉得丝瓜像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瓜的藤沿着瓜架爬,最后竟爬到了(楼和楼之间的电线上)。花,( ),满楼清香;叶,( ),鲜嫩滴翠。带着花的丝瓜,( )地垂着,阳光一照,露珠在叶间( ),风一吹,是( )。 这株丝瓜,是从楼角长出来的。楼角处有一堆土。就这点间隙,竟容得下蓬蓬勃勃的生命。(生命力旺盛,顽强)不想,没过几天丝瓜便破笼而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瓜的藤沿着瓜架爬,最后竟爬到了楼和楼之间的电线上。花,一路黄过去,满楼清香;叶,一路绿过去,鲜嫩滴翠。带着花的丝瓜,惊叹号般地垂着,阳光一照,露珠在叶间闪烁,风一吹,是晶莹的风铃。(丝瓜生命力顽强,惹人喜爱。)(看图片,感受丝瓜的可爱。)有语气地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试着按课文内容填空: 直接引入文章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丝瓜的可爱,激发学生喜爱绿色的情感。读书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假思索地读、机械地、低效率地读,而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读去体会文章独特的韵味。只有读地投入,才会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寻找答案、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读中提高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丝瓜的可爱能深深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快将学生引入文章内容中。选择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喜爱与向往。 1.这么可爱的丝瓜,这么可爱的绿色,难怪人们是那么的喜爱他们。人们是怎样迎接它的,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人们对它的喜爱。2.请你从文中选择一种人物试着有语气地读一读。3、楼中还有很多居民,文中没有介绍,请你加以想象,试着说一说还有谁,他们又会怎样迎接绿色。老师适时点拨 1.默读课文,边读边将描写人们迎接绿色的语句画下来,想一想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人们对绿色的喜爱。2.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试着有语气地读一读,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喜爱。王叔从街上买来铁丝,……一边忙着递竹竿、拉铁丝……从此我家阳台窗户不关……她还把撑衣的竹竿伸出去,……(3)4楼的老张是个钓鱼迷……(3)全班交流。 读书是学生自身的一种参与、体悟行为。如果失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迫学生被动读书,那么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无法体现,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就会成为一种“有口无心”的形式过程,必然落入死读书的窠臼。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爱好、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给学生留下选择阅读文本内容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欣赏揣摩、诵读,促使学生主动读书,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感受绿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人们是那样喜爱绿色,向往绿色,除了绿色可爱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一看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多么美丽的景象呀,多么美好的景象呀!有语气地再读课文,感受美。 预设读懂了:绿色植物使邻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了。预设不懂的问题:“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
四小结: 1.绿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人间真情因为这株绿色而显得更加美好。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呢?2.绿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快乐,我们更应珍惜它们,爱护它们。 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交流 读写结合,读写相长,体现了学用结合。这样,学生既牢固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为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服务。
板书设计: 丝瓜可爱 迎接绿色 增添乐趣,充满生机 人们喜爱
效果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采用交流讨论、课件演示、自主参与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一、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一)在教学中对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断,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情境,反复阅读的机会,在体验中,品味文中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进文字鉴赏力,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的综合实践能力。(二)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感受丝瓜的美丽时,在学生诵读比喻句后,让学生加以想象,试着说一说丝瓜像什么。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练习说比喻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的统一。在学习人们怎样保护绿色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楼中还会有哪些人,他们是怎样迎接绿色的,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搭设桥梁。二、多媒体课件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使教与学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多次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为想象,背诵训练提供了生动的内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地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有说的内容,有背的情境,积累的愿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