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_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物理下册9.2. 阿基米德原理_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7 23: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9.2阿基米德原理
分册(模块)
八年级下册
授课时数
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的描述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为“知道”层次,让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认识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1.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浮力知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一节“认识浮力”知识的延伸同时也为第三节“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阿基米德原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2.教材的处理: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上,第一课时重点是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归纳出结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这一节浮力的学习,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阿基米德原理。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
让学生自主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1)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给学生提供多套实验器材,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猜想与推理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简要阐述
在教学中采用“生本导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通过学案、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大胆设计、动手探究、讨论归纳和展示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互帮互学完成本节学习,既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强调实验体验和感受,运用恰当的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重视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动手探究,注重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两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现在我先考考大家:(多媒体展示)1.
如右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2、立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0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5N,则立方体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N。以上涉及到求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公式分别是:(1)F浮=
(2)F浮
=
提问: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分别是什么?从而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第三种方法。
思考、回忆、回答归纳、回答好奇
复习旧知识,并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新知识。“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复习为本节课的测量做好铺垫和准备。
二、新课讲授
?1.让学生将空易拉罐慢慢按入水中,体会浮力大小的变化,观察排开的水的多少的变化。2.提出问题::物体排开的水越多,说明排开的水的重力越大,那么,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研究这个问题呢?下面大家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大家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浮力大小如何测量?(2)怎样使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3)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以下提供几种实验方案给大家参考实验设计的参考方案:方案一器材:石块(带细线)、溢水杯、小桶、弹簧测力计、水;方案二器材:瓶子(带细线)
、大烧杯、木块垫子、塑料袋、弹簧测力计、水;方案三器材:铝块(带细线)、量筒、弹簧测力计、水。4.收集证据(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写在以下表格中。巡查辅导5.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让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上讲台展示,并简要说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有的实验小组的数据有误差,其他小组帮助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引导学生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出内容、公式。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阿基米德原理导出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6.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条件、应用。
操作、观察、思考、回答: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物体排开的水越多。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归纳、总结、推导?观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推导能力。体现从物理回归生活的理念。
三、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分享、交流
让学生自己总结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巩固
1、在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选填“大”或“小”)鱼的说法正确。2.比较下列物体受的浮力: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浸没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思考、回答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努力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课后作业
1.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0.49kg,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求:(1)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2)王冠体积为多大?(3)王冠的密度是多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是17.3x103kg/m3)
课后独立完成
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9.2??阿基米德原理一、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3.适用条件:液体、气体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引出本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围绕实验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的关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在浓郁的探究氛围中展开同时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以“体验式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条件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