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8 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8 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6 18: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1
课时第
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观察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进行创作表现。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过程中分析细而尖的线、方直线、波浪线等线条表现对象;在尝试利用线条、色彩表现物象表面特征的过程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情感与态度
养成勤于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重点
应用不同的手绘线条,表现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难点
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
准备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表面特征不同的物象。如:金属、玻璃制品、水果、毛皮等,以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准备进行展示。
学具:课前收集实物、照片或图片资料等,课件。
为课堂导入和讨论准备资料。
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
1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展示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常见的物象的表面特征。2板书课题:(略)
学生观察并说出物象的表面特征。
结合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观察物象产生兴趣。
课堂发展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呆呆地走着》,并说说它给你怎样的感觉?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物象的表面特征的。2指导阅读课文,通过教师讲解或示范作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是如何表现不同触感的物象表面的。3组织学生进行绘画练习,课堂写生教师准备或学生自己带来的物品。注意表现物象的表面特征和画面中不同物品间的空间关系。
1学生欣赏、探索课本图片,分组进行分析、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美术与科技”的相关知识点。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同类现象。3学生自选喜欢的表现对象。以自主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创作。
1结合实物,欣赏图片,加深理解。2掌握课本传授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3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成果,为展示与评价打下基础。
与评价展示与评价
1教师展示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提问:你对物品的表面特征有什么感受?2展示学生课堂练习作业,指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进行相互评价。
1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观察物象。2学生互相欣赏同学的课堂练习作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互相评价。
评价过程中注意紧扣本课主题,要注重对美术术语的掌握和应用。评价作品要注重学生创作思维和手法的
赞赏和评价。
课后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留意观察大自然和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表面特征。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1
实物、图片、视频欣赏
2
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的表现方法
3
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课中学生能较好理解知识难点,对手绘的物象特征能较好把握,同时能正确理解和表现物象的透视原理,空间关系和质感重量感,画面构图合理,线条流畅,但个别学生难以将理解和表现较好融合。练习有待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