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1、《飞天》原是人美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2013年该内容调整至四年级上册,并按学习领域分为两课的内容,即:第6课《飞天(一)》属于欣赏·评述、第7课《飞天(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第6课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2、笔者在进行教材解读备课的过程中发现,本课作为一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题,其主要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时空距离都很遥远,知识含量又较大,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基础,因此笔者在“认识我国不同时期飞天艺术特点”主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了解飞天美之所处”的学习内容及体验“飞天之美”的学习活动,一方面将感受飞天之美具象、实践化,另一方面也隐性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了解飞天艺术,认识艺术的多样性,升华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在备课前笔者就“飞天”针对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飞天艺术仅留在感性认识,对飞天艺术的特点、美之所处完全谈不上了解。在审美现代化、多样化的今天,距离学生生活时空遥远的飞天艺术其所表达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对学生来说十分陌生,甚至难以接受。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方法,对物像的观察能够达到更全面、细致的层次,对作品的分析也能尝试由表及里去探究其蕴含的意义;语言表达能力已达到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作品内容,并用美术语言分析表达感受;对于作品的欣赏学习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与探索,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活动方式也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我国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点,感知其美之所处。
能用精炼简短的文字和语言描述飞天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小组分工合作的活动方式,启发学生通过欣赏、讨论、比较分析、记录及表达而深入认识飞天的艺术特点,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以营造情境,引发基于观察、体验等感官刺激,感受飞天美之所处,理解其审美与价值,并以“添画飘带”“摆pose”等体验活动拉近飞天与学生千百年的距离,将其艺术特点及艺术美实物化、具体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有针对性地探索,培养学生在分工合作的意识形态下,促成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感受飞天美,深入理解飞天的艺术价值所在,激发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体验飞天美的活动,激发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乐于表达的精神。以“添画飘带”链接千年“飞天梦”,激发学生对于梦想的树立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简短的语言和文字描述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征,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理解不同时期飞天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美之所处。
设计思路
敦煌莫高窟作为我国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成为小学至大学各学段美术课中学习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飞天艺术离学生的生活遥远,特别是在审美现代化、多样化的今天,其所表达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对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因此笔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思考,提出以下几点自问:
飞天离学生生活时空相距甚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如果仅是了解飞天发展历程中的艺术特点,而这些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那本节美术课教师能帮助孩子收获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感中应达到的激发民族自豪感,仅靠了解飞天的发展历程和感受其抽象的艺术魅力,如此高度的情感如何才能激发?
于是我在学习内容中强化了感受飞天美、体验飞天美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引导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了解飞天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身心力行地感受飞天美之所处,理解飞天艺术在我国艺术史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为飞天添画飘带,将学习到的飞天线条特点进行实践运用,并借位感受古代人们为何乐意表现飞天,引出关于追求精神自由及超越自然飞天梦的拓展。晓之以理之后,当然是动之以情,让孩子课后再书签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其为之坚持奋斗,每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我们就能实现中国梦,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学习单、无飘带的飞天书签、拍立得、表演道具
学生:水彩笔、勾线笔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
图一:新闻播报
)1、学生入场
2、新闻播报表演者以手举日期显示牌,并进行与娱乐圈、艺术展、春晚三个领域与“飞天”相关的新闻播报(图一)。
例:
表演者一:号外号外,壁画上的小仙女都活啦!猪年央视春晚中,歌舞表演——《敦煌飞天》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2019年2月4日)
【设计意图】
通过新闻播报的表演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在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新闻主题都和什么有关?
生:飞天。
师:关于飞天你知道什么呢?
生:……
师:孩子们,飞天来我国火到现在也是很不容易的,大家想想,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飞天正是从取经的目的地印度来的,这位外来宾客在我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靠什么美了千百年?又是什么让他火到全世界的游客都争相去敦煌一睹容颜?欢迎收看今天的《探秘飞天》(揭题)我是探秘主持人小小老师,我想邀请同学同我一起去考察敦煌的飞天艺术,大家是否愿同行呢?
【设计意图】
以西游记烘托,以“三连问”激趣,以活动形式揭题,以“口号”营造探究活动氛围,隐性地成为课堂中的提示音。
三、感悟新知
(一)追根溯源
(
图二:追根溯源
)师:既然要去探秘飞天,那我们肯定要先去了解他的前世今生,飞天是何来历?怎样来到中国的呢?
生:猜测及表达。
师:总结。飞天原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一对夫妻——乐神乾达婆和歌神紧那罗,他们形影不离、能歌善舞后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十六国时搭乘佛教
的顺风车沿着,丝绸之路来到我国(图二:追根溯源)。
后来人们把二者合二为一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可不一定都是女性哦。
(二)发展演变
来到中国后,佛教的车开到哪里,飞天就在哪里住下。而敦煌因其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这里落户的飞天是最多的,因此飞天也被称为敦煌的形象大使。在千百年数十余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大家认为飞天的形象特征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不会。
师:来看看这个视频是否能为你解惑。
师:通过视频了解到敦煌飞天经历了几个发展历程?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板书:兴起期、创新期、鼎盛期,衰落期。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不同时期飞天的艺术特点呢?
生:回答(造型、色彩等)
(
图三:学习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不过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准确、迅速地揭开飞天艺术特色的神秘面纱,老师给各小组提供一本探秘飞天的秘籍!(图三:学习单)这本秘籍该如何使用呢?谁来读一读使用指南?
生:读学习单使用指南。
师:探秘王者花落谁家,神秘奖品等你来拿,同学们也可以结合大屏幕上对比分析自己小组的探秘任务,现在开始。
(三)自主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小组领到的《探秘飞天》秘籍(学习单)中的提示,通过分工合作的方法,观察飞天艺术图片从造型、色彩、线条、动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组内交流,分析并并完成表格记录记。
2.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完成后将各时期最先完成的探究结果记录拍照传到白板,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人提出补充或异议,教师再就各时期飞天艺术特点进行总结。
(
图四:小组学生代表分享探究结果
)
(
图五:教师总结
)
【设计意图】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先学先分享,教师后补充与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探究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分享、相互建议、教师补充总结的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探索学习同时,也将自评、他评落实。而《探秘飞天》秘籍学具,将学习单与学习活动的趣味性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学习欲望。
四、审美感受与体验
师:了解了这么多,你们觉得飞天美吗?
生:美/不美
师:我觉得你是一个很真诚且有想法的同学。或许我们暂时无法理解当时的审美,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飞天美,哪怕相距千年,飞天造型以现代方式再度呈现,也让大家为其美丽而赞叹不已。那么这位美人到底是靠什么美了上千年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美丽要诀?
生:想。
感受美——美丽要诀1造型美
以《簪花仕女图》局部人物与唐代飞天进行直观比较,引导学生借以当时的审美情景,将飞天的造型美分解为视觉化的面容美、姿态美、着装美。
感受美——美丽要诀2飞动美
以同样是表现凌空飞动的题材的西方油画与飞天进行直观比较,引导学生感受飞天飞天凌空舞动的动势是凭借身体的扭曲,四肢的伸展,衣裙飘带走势及背景纹样的流动感表现出来的,感受古人的天才创作与伟大想象。
通过观察飞天图片理解飘带与身体飞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及在画面中构图的重要性。
(
图六:学生添画飞天飘带作品
)通过观察不同形态线条表现的飞天飘带,对比感受飞天线条的特点,领悟婉转流畅的线条更能承托出飞天的灵动飘逸。
体验美1
为上课过程中得到的奖品书签中无飘带的飞天添加上飘带。
【设计意图】
通过为飞天添加飘带的活动体验,将“飞动之美”的感受得以具象化,同时将以飞天以线造型的表现手法得以实践化,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于飞天的认知、技能表达和情感联系。
感受美——美丽要诀3寓意之美
以学生完成了飞天飘带添画,引导其试想古代的画师为什么乐于表现凌空飞舞的飞天,生发出古人以
“飞”表示他们的精神自由与对超越自然飞天梦的向往与追求,而引申出其美好、吉祥的寓意美。
以观赏飞天凌空舞动的动画视频结束对于飞天“美”的情感升华与总结。
体验美2
(
图七:学生体验
)体验飘带的轻盈感与挑战飞天的姿态造型,并用拍立得相机为学生留住美丽时刻作为纪念赠送。
引导学生表达通过探究飞天美的发展历程,体验其美之所处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趣味性的体验活动,将飞天之美的情感落于实处的同时,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勇于尝试、无畏享受的精神。
教学拓展
同学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飞天美的传承从未改变。她的美不仅在画家笔下,在诗歌中,还在我们的身边!她奋发进取的精神以各种形式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PPT——酒泉航天城飞天雕塑),
2008年9月27日,神七航天员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PPT——航天图)。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我们华夏民族勇敢无畏,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应有之精神!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小小书签的后面有一个大大的梦字,每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设计意图】
以“飞天美”展现飞天艺术独特魅力和无处不在;以“飞天梦”链接古今中华儿女对于梦想的追求及勇敢无畏、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学生做一个追梦人,从“个人梦”到“中国梦”,升华其个人理想与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