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及其推广》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及其推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学会灵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寻求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将交换的思想推广到减法简便计算,加减混合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交换的思想使加减混合计算变得简便。
教学过程
1、
回顾经验
探究加法交换律
1、
数学就是一门找规律的学科,让我们重新回到小时候,看看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有着怎样的规律。
幼儿园的的时候
一年级
三年级
三个苹果连续落到我们的头上,大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想说点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得出:
1+2
=
2+1
6+3
=
3+6
135+48
=
48+135
看似不同的算式,似乎隐含着相同的规律,出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
2、其实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已经接触过无数个这样的例子,像这样的例子能举得完吗?
咱们能用一个式子把咱们这些例子都代表了吗?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我们发现的规律。
学生尝试,交流,多种表示方式
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第一个加数,那我们第二个加数用
b来表示,就可以写成a+b=b+a。
大家太棒了,不但从经验中发现了规律,还用这么简洁的方式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让我们大声读出我们发现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中一条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在我们不知道它名字的时候,它就已经在帮助我们了。
3、就像刚才我们所看到的,三年级的时候,我们通过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借助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不仅是幼儿园,一年级,三年级,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的用到它。
那加法交换律还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一起来试试。
2、
尝试交换
让计算变得简便
1、
运用交换
使有些加法变得简便
(1)看谁算得快
8+74+2
学生尝试解决,交流,
感悟交换的运用
8+74+2
=8+2+74
=10+74
=84
交换74和2的位置,一交换就能先算8+2,计算就简便了。
(2)看谁算得快
7+959+3
(3)看谁算得快
45+777+55。
看来这加法交换律还真就可以使有些加法变得简便。
2、交换推广,使有些减法变得简便
既然加法交换律可以使有些加法变得简便,难道只能使加法变得简便吗?
学生大胆猜想。可能出现:乘法,减法,除法——
那到底加法交换律能不能使减法变得简便呢?我们来试试看
(1)
看谁算得快154-78-54
学生尝试解决,交流,对比验证,感悟交换
154-78-54
154-54-78
=76-54
=100-78
=22
=22
得出:154-78-54=154-54-78
经过验证,这样交换,确实可以使这道减法变得简便,
那其他的题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交换呢?
(2)看谁算得快
135-88-35
146-17-46
239-57-39
799-350-99
师:你想怎么换?你那样换行不行?可以从中任选一道,也可以自己举例,在练习纸上,算一算,试一试,看看我们的交换行不行。
学生尝试解决,交流,对比验证,感悟交换
汇报交流:
小结:通过这三个例子,我们的信心越来越足,看来加法交换律的确能推广到减法的简便运算中,你能简洁的用一个式子把咱们这方法表示出来吗?(
a-b-c=a-c-b)
3、交换推广,使加减混合计算变得简便
既然加法交换律可以使加法变得简便,使减法变得简便,能不能使加减混合也变得简便呢?试试看
(1)看谁算得快
35—17+5
独立尝试后,同桌合作交流验证,
全班展示,讨论交流。通过计算验证,生活中的例子解释验证其中的道理。
明确是连着符号一起换,原来是先减17再加5,现在是先加5再减17。
结果不变。
(2)巩固:
①28-19
+
2
②71-23
+
9
③34-28
+
6
④
40-23
+
60
小结:你能像刚才那样,把加减混合中的交换表示出来吗?(a—b+c=a+c—b)
三,全课总结
推广到四则运算
其实这加法交换律就像一个苹果,激起了我们的思考,发现了加法交换律的更多强大的功能,这加法交换律,不仅可以使有些加法简便,还可以推广到减法,甚至可以推广到加减混合运算,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他运算,今天,我们发现并且证明了我们的结论,生活中像这样的苹果,这样的小事情有很多,只要你用心思考就会有重大发现,数学世界很奇妙,等待大家去探索,一定会精彩无限。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