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吊脚楼)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吊脚楼)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6 22: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乡的老房子——吊脚楼
教学目的:
1、欣赏家乡传统的建筑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引发学生对于祖国文化传承的思索与认同。
2、了解家乡的建筑特色与文化背景,懂得珍惜与尊重传统的地方文化,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独立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收集有关吊脚楼的资料,发现吊脚楼的渊源文化,体会建筑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接受多元化文化。
教学难点:
透过对吊脚楼历史价值、生活与审美价值的了解与体验,理解艺术生活化,让学生意识到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尽力统整与提升人文精神生活品味。
教具准备:
大量吊脚楼图片、影象资料等、线描范画吊脚楼。
学具准备:
自己收集的有关重庆吊脚楼资料,交流收集情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审美与思辩——发现、研究、思考、展望。
第二课时
表现与创新——实践(多元的艺术创作),关注生活。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课前欣赏鸟瞰重庆:同学们,重庆美吗?今天我们用一种独特的眼光去发现重庆建筑的美吧。师生问好。
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谁最先猜出它是哪。
播放:解放碑、观音桥、大剧院、大礼堂、朝天门……图片,
重庆吊脚楼老照片:这是哪儿呢?你见过它吗?
师:因为它是几十年前的重庆的老房子。板书:家乡的老房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人们根据它的特点取了
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板书:吊脚楼
复习交流
师:关于重庆的吊脚楼,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呀?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板书:建筑特点、结构原理、美学价值。
师:同学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你们的问题,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欣赏吊脚楼,走进吊脚楼。
讲授新课
建筑特点
(1)师:吊脚楼呀,从古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咱们要了解它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特点。肖老师请你们观看一个短片,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重庆会出现吊脚楼?吊脚楼有什么特点?播放视频,停留在一张吊脚楼图片上。
师:为什么重庆会出现吊脚楼呢?
师:重庆是个多山多河的地方,开阔的平地就_____很少,真是寸土寸金啊,于是我们的先辈们就在________山坡上建了________吊脚楼。怎么样,我们的先辈们聪明吗?_______吊脚楼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师:这些在山坡上搭建的房子有什么特征?
师:吊脚楼有长长的“脚”,(板书)它的吊脚端立在陡峭的坡上,上端支撑着一层又一层的房屋,远远望去,吊脚楼就像长在悬崖是一样。
(2)你们通过查资料,知道还有哪些民族也是居住在吊脚楼里?
生:苗族、侗族、傣族、土家族……
幻灯片播放吊脚楼图片。
师:吊脚楼几乎遍布全国,但在鄂、湘、渝、黔地区普遍使用。这些吊脚楼与山城的吊脚楼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傣族与重庆吊脚楼图片学生分析。
师:
傣族的吊脚楼,它的底层的空间是可以使用的,古代的时候你们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它常常用来堆放杂物或养牲畜,现在呢,可供人们活动。而重庆的吊脚楼的底层能用吗?
结构原理
(1)师:不同的地域特点会产生不同的吊脚楼,只有合理的结构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同学们,重庆的天气怎么样啊?重庆的天气冬暖夏热,雨量充沛,特别爱下夜雨,在这样炎热、潮湿的环境中,人们会怎样来建筑吊脚楼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短片。
播放视频
师:谁发现了吊脚楼主要用了什么材料?
板书:木材、竹子
师:这样的材料有什么好处呢?
师:它便宜、轻巧,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通风)板书。
(2)吊脚楼老照片,伴随炮弹声。
师:这些用竹子和木材建起来的房子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你认为会有哪些不合理呢?
学生交流。
师:的确,吊脚楼存在很多隐患和不合理的地方,让我们回到一九四几年的吊脚楼,请看,它们的设施齐备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破旧的吊脚楼呢?
那是因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沿海工厂大量迁入内地,一部分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人来到了重庆,造成了当时的人口膨胀,为了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有一个安生之所,就用了当时取之不尽的木料、竹料,倚山而建了这些设施不齐备的吊脚楼,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居民们的不屈不饶的抗战精神和不甘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所以,今天我认为应该好好地保存它们。
4、美学价值
这些看似破旧的吊脚楼,许多画家、艺术家却很喜欢它们。想看看他们眼中的吊脚楼吗?
想看吗?
(出示——作品)分析:这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吊脚楼?总结:线描、版画、国画几种形式。
师:吊脚楼深深地触动着艺术家的灵感,
出示:世界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照片:认识他吗?他可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他认为,吊脚楼浑身都焕发着美的光彩。它到底美在哪儿呢?
请你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它。请看这几张照片:你喜欢哪张,你认为它哪儿美?
图片《中山吊脚楼》,学生发现教师总结
(1)色彩的古朴美(板书:色彩)
吊脚楼主要有哪些颜色?青瓦、白墙、木架子,掩映在绿意浓浓的山坡中,显得那么古朴。
图片《石坂坡吊脚楼》
(2)造型的错落美(板书:造型)
这些吊脚楼修建在山坡上,显得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层,有的两层,还有的三四层,他们形式多样,造型多变,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美。(高低错落之美)
图片《老吊脚楼》
(3)线条的变化美(板书:线条)
线是美术中基本的造型语言,在吊脚楼上面你发现了线吗?请你用笔画出吊脚楼上的线条,可只画一个局部(1-2分钟)
展示几个学生作业,分析他找到了怎样的线:长线、短线;横着的线,竖着的线;密集的线,稀疏的线。
出示范画:这是肖老师发现的线,怎么样,美吗?怎么没有掌声呢?它们纵横交错,有疏有密,形成一种丰富的变化美。
我们从吊脚楼的色彩、线条、造型上都发现了它的美,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吊脚楼给我们一种自然、朴素、含蓄、和谐之美。
(4)现在,吊脚楼形象已作为一种图形符号,广泛用在我们的生活。
火锅店:这是哪儿?吊脚楼在哪儿?吊脚楼装饰着火锅店,很好的展示了巴渝文化。
烟灰缸;这是什么?买一个这样的烟灰缸送给你爸爸,一定会显得更加有品位。
浮雕墙:这是什么?文化在这里
得到了体现。
你还在哪儿发现了吊脚楼这种视觉符号?
5、保护与利用
师:这么珍贵的艺术品,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
生:像吊脚楼这样的珍贵艺术品,应好好的保护下来。(板书:保护)
师:但是保留了这些破旧的吊脚楼群,会不会和我们的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呢?
生:讨论。
师:吊脚楼是一部历史,吊脚楼是一种文化,部分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吊脚楼在今天,同样具有存在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好好保护。
出示凡尔赛宫图:你知道它是哪儿吗?它可是现在欧洲最宏伟、最华丽的凡尔赛宫,你猜一猜:它的屋顶会是用什么材料来建筑的呢?
师:其实它是用木头来建筑的,相信吗?三百多年前它就是现在的木头来建筑的,到现在一直没变,只是做了小小的修补。怎么样,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出示欧洲老房子图片:这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房子?这个房顶呢?
师:在高度现代化的欧洲你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房子,谁会住这种房子呢?
师:它可是国宝哟,只有富人才住得起这种房子呢,他们都非常喜欢、爱惜这些老房子,国家还专门通过法律来保护这些老房子,可见欧洲在保护历史建筑方面真的太成功了。
师:在我们祖国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生举例。
师播放历史建筑图片,并介绍
北京四合院:
客家土楼:
江南水乡:
师:看来,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吊脚楼是势在必行了,然而,如今的吊脚楼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生:我们应该好好地改造它!
师:对!(板书:改造)。
你发现了改造后的吊脚楼吗?在哪儿?
出示红崖洞
它是2005年政府打造的吊脚楼的现代面孔。你去过吗?它哪些地方保存了原始吊脚楼的特征,哪些地方做了改造?
师: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细节也美化了,雕了龙,画了凤。但它仍然依附悬崖,临坎吊脚。
石板坡吊脚楼图片
这是哪儿?
它们使重庆吊脚楼得到合理保护,它们是巴渝建筑文化的传承。
出示图片流水别墅
这又是哪儿?这可是著名建筑大师莱特的作品——流水别墅,它在遥远的美国。你发现了吊脚楼的影子了吗?
师:它巧妙地借用了吊脚楼的原理,大胆地跨溪而建,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
三、课堂小结
而我们作为重庆的小主人,如此辉煌灿烂的建筑艺术瑰宝就摆在面前,你想说点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地棒,今天我们发现了吊脚楼的许多有价值的地方。吊脚楼需要保护、改造和利用,相信有你们的参与,重庆将成为一个更有特色的人文城市。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