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
第十一课
劳动最光荣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活动一
2年级:六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湘版教材实验课目
4所属的章节:六年级下册《劳动最光荣》的活动
5学时数:
40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表现人物劳动动态及形体转折部位衣纹的变化。
2、在尝试、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动手能力。
3、养成热爱劳动、珍重劳动人民的良好情怀及对生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人物动态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准确描绘出劳动者的动态,掌握基本的画法。
2、教材分析
《劳动最光荣》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材中选取了拾穗者和拉网速写作品作为学习素材,通过观察、临摹、体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人体基本体块与动态变化的规律,能够生动的描绘一个或一组人物的大致动态,体验造型乐趣,情感教育方面注重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呼吁学生珍重劳动人民的良好情怀。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对形体的感受。
3、学情分析:
劳动的生活体验无处不在。但画出人物动态速写,这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难度较大,且高年级的孩子大多处于眼高手低不敢画的时期,所以教学设计一定要主观的降低作业要求。教师的示范也要简炼、概括。在动态的把握上,老师采用了让学生画火柴人的方式来把握动态及人物的基本比例,使学生最后的作业完成有个很好的参照物,不至于出线大的动态错误。
导入环节加入了一个十分切合主题的劳模视频,增进学生的形象认知。另外,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仍然不敢画,习惯反复描线,画面线条不流畅,故课上有必要提醒孩子一笔到位、肯定地作画。
另外设置了尝试画衣纹的环节,旨在纠正孩子不会取舍的毛病,使线条有疏密的变化,画面更生动。尝试的环节也由少数更改为全体尝试,以适应各种学情并使反馈更有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4、教学准备:
教具:事先复印并分发添画衣纹作业、画好两个框给学生添画。
贴好黑色KT板两块在黑板上;、大头针、泡沫胶、课件、吸铁石。
学具:A4白纸、炭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儿歌、图片导入课题
师:上课前,吴老师想带大家听一首好听的儿歌,去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课件播放音乐和图片)
师: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
劳
动的创造最光荣,对吗?
(板书课题
11、劳动最光荣)
提问:你们热爱劳动吗?平常都会做些什么劳动呢?
师小结:你真个辛勤的、懂事的、乖巧的、体贴的孩子……;真为你感到骄傲!
生边听边欣赏图片(
3-4个同学回答
)
通过观看各行各业劳动者们劳动的图片;分享生活中劳动体验,唤起孩子们对劳动者们的敬意,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欣赏感知、探究速写的创作方法,了解人物基本结构。
吴老师用画笔把劳动者的身影画了下来,看!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作品?你们知道老师用了多长的时间吗?师小结:短期的素描叫速写。速写分为短期速写、十五分钟速写、慢写。(课件一一出示对应的速写作品及各类速写的创作要求。)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来画的吗?有两个诀窍:(课件出示人体体块图)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体块、形态的特点。人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大体块组成。各体块都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怎样表现人物各部分的体积呢?对比观察:这两幅哪幅更能够体现手臂的体积?它是怎么做到的?(课件出示手臂作品两幅)师:劳动时关节弯曲的地方会产生丰富的衣褶,衣褶线条相互穿插可以产生体积。
生:略生观察、思考生:线条穿插
初步认识、了解速写特点。通过欣赏老师的作品来激发学习的欲望。方法介绍、直观感知、集体探究
三、举例训练
(课件出示农民图)现在,我们就以这个农民伯伯为例,请你仔细观察,并描述下他的动作特征。
谁能够上台来模仿下他的动作?同学们,他做的对不对?还要怎样改一改?
现在,你们来当老师,看看老师摆得对不对?并帮老师指正。(板书:动态准确)
生描述农民动作特点生上台模仿动作生说,师调整
在小训练中掌握技巧和要点
具体方法指导
师:我们都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好一张画,首先要确定的是什么?(课件一一出示步骤图)
1、
对比观察:哪幅构图更合适?为什么?师:确定好构图,就可以用线条轻轻的、概括外轮廓及动态了。刻画
:注意线条轻重变化和穿插表现体积;线条前重后轻,表现虚实关系。添画衣纹
生:先确定构图,主体要画大。生:构图不能够太小、太偏
运用对比观察法掌握构图的诀窍及体积表现的方法。
四、学生作业、师指导
师:到你们表现的时刻了,请快速勾勒出图中人物,老师将在五分钟后切换到下一张步骤图。注意边画边观察、比较。(课件分步骤出示示范的作品,生临摹)
生练习
通过临摹活动掌握表现对象的方法与步骤。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以适应学情。
五、评价展示
师在展板中展示作品,提问: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学了这一课,你想说些什么?更喜欢哪幅作品?师总评:学会了观察、比较,学会了速写画人的基本方法。
生自评、互评,谈感想。
自评、互评中总结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自发表达对劳动者的敬重之情。点题。
六、欣赏拓展、延伸
(课件循环出示大师作品)师:大师们也喜欢用速写的方式来描绘身边的人和事。劳动是光荣的,速写是神奇的,用速写画劳动者吧!那一定是美丽的……
鼓励孩子多实践,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劳动最光荣
——速写人物
动态准确
构图适中
表现体积(穿插线条)
附:上课照片及作品
教学反思:
自制手绘课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劳动最光荣》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教材中选取了拾穗者和拉网速写作品作为学习素材,通过观察、临摹、体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人体基本体块与动态变化的规律,能够生动的描绘一个或一组人物的大致动态,体验造型乐趣,情感教育方面注重感受劳动者的辛苦,呼吁学生珍重劳动人民的良好情怀。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对形体的感受。
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重在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教学手段十分的多样化,整堂课由体会劳动的意义——感知动态的变化、了解人物基本体块——动态的分析与训练掌握动态线的表现技巧——比较、示范突破构图及比例问题——视频示范作画步骤二——观察、思考、尝试衣纹添画的方法——师生齐总结作画步骤——学生作业——速写的运用延伸等九个环节。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掌握本课的知识目标。
整堂课的设计都注重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力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学生从这节课不但学会了画人物速写动态的方法,而且画的人物动态准确、比例协调。同时学生们整堂课都流露出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
是否灵动的处理教材?
这个课目是由芙蓉区教研员编写的一堂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课目,这课对执教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以启笔。
故从开始备课前,我买了速写书籍,也在练习速写。还在思考学生会畏难的地方在哪里?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怎样让他们敢画?设置怎样的小训练来突破这些难点?也上网反复搜索相关资料,希望对教学有益。但是,由于是新课,在网上一无所获,除了有个儿歌视频,其它资料全得自己去画。按着这样的思路,我用心的给学生设置了两个小训练,力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由于画速写习惯一起呵成、刻画细腻,第一次试教中的范画刚贴出给学生添画局部衣纹时,就发现范画要求太高,学生初学无法快速达成,稍有畏难情绪。故第二次试教中的视频示范和衣纹添画都精简、概括了很多。稍稍降低了学习难度,只为给孩子提供更轻松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学习的自信心。
二、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堂课中对人体体块的认识与动态的表现活动中,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直观观察感知劳动者肢体的变化;在技法的学习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主推理、探究学习,并在尝试练习中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在难点突破时,老师采用的是尝试添画与反馈示范相结合,在互动交流探讨中把握作画要点。
三、教学设计是否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整堂课的设计都注重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力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学生从这节课不但学会了画人物的方法,而且画的人物造型生动,动态比例较准确。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提升。
四、优点与不足及改进策略
1、线条欠流畅,平日教学中应注重树立孩子们的信心及果断的作画习惯。
2、课件中图片的选用及范画的准备需更精挑细选,作业参考图不应选用教材主图(拾穗者),图片阴影较多,学生无法概括、提炼衣纹线条,出现少数同学像素描样描阴影。另外,从一开始的小训练到示范到最后作业的图片可以考虑就固定一张图,这样学生的作画会更连贯。
3、绘画工具的选择让我很矛盾。记号笔线条实而黑,但很难表现出线条的粗细变化。铅笔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但铅笔画范画和示范都不利于展示,线条较灰暗,教室后边的学生较难看清。最后,我选择了炭笔来进行。
4、在讲课过程中,缺少了对比例的敏锐的察觉性。以致学生的尝试作业中,出线了比例不协调的时候,没有及时反馈。
部分学生作业中的不足是:
1、头部画得稍小,导致整体比例受影响,但动态十分准确。
2、个别孩子自信心不够,小心翼翼的。线条还是习惯反复描,线条欠流畅。教师应多关注这类孩子,及时鼓励肯定他们。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不仅承载着教育孩子美术技能知识的责任,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理念对孩子都将影响一生。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绘画情感在我这里将得到尽情的宣泄,他们的艺术个性将在这里得到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