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红绿灯下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红绿灯下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7 08: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红绿灯下
设计者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交警”的形象和道路交通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观察、记忆与表现的物象:行驶的车辆。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马路上汽车的走向,各种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特点。人物形象、动态。红绿灯下,警察叔叔忙碌工作的形象、动态和过马路的人们。交通设施。
教学目标
1.感知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造型、色彩,了解一些交通设施;
2.体验“近大远小”有透视现象,能描绘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档和空间秩序排列的道路交通情景。
3.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应“从我做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描绘红绿灯下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教学难点:能运用各种物像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情景色彩画。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激趣法、欣赏法、知识讲授法、练习法。学法:合作、探究、体验、模仿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观察欣赏,激发兴趣。1.展示红绿灯下图片2.提出问题:红绿灯下有什么?课件展示:红绿灯、马路、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横道、行人、车辆二、探究交流,解决难点。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使你印象最深?你能说说它的造型、色彩吗?从这些画面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2.启发思考:A.画面上为什么有的车辆、行人只看到一部分?B.为什么画面中有的人物大有的人物小,有的车辆大有的车辆小?C.小作者是怎样选择人物的形像、动态、行使的车辆,交通设施等组织画面、表现主题?D.你喜欢那一张作品?为什么?教师总结、板书近大远小遮挡关系三、讲解示范,点拨疑点。
1.展示不同角度红绿灯、车辆、行人和交警的图片,激发学生联想不同角度下
A.交通工具形态、色彩特征;
B.交警指挥交通的动作;
C.行人的外貌特征和动作特征。2.启发学生讲讲马路上的交通故事。如繁忙的故事,交通设施的故事,交通规则的故事等。四、实践创新,完成目标。
1.布置作业:基本要求:能画出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物象。较高要求:能描绘出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挡关系、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交通情景。
2.课件展示绘画步骤3.小组讨论、汇报:准备选择什么物象来表现“红绿灯下”的画面?主体物的位置和次要物的位置?哪些需要画大点?哪些地方需要画小些?为什么?怎样才能使整个画面丰富?4.动手创作,构思定位,选择表现的物象,突出主题;勾画主体物,注意由近及远地描绘;添加背景,丰富画面。?5、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1.作品观摩,自评、互评作品。作业评价点:?
A.谁的画面内容最丰富?B.谁的画面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和遮挡关系?C.谁的“红绿灯下”画面表现角度独特?D.谁的画面最有故事?拓展延伸:
A.展示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的交通事故现场图片;B.展示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C.引导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应“从我做起”。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优秀作品中找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引导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红绿灯下的人和物。作业分层要求可以使不同绘画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像力。给出评价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应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红绿灯下近大远小遮挡关系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