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1-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5-30 13:14:05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一、熔化
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实验目的: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铁架台、铁圈、烧杯、冰块、温度计、石棉网、玻璃棒
实验过程:如书本11页所示,并完成书本12页的表格和曲线图
1、冰块熔化之前冰块的温度是不是连续上升的?
2、在冰熔化开始后,在冰块整个的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3、在什么情况下,温度又会继续上升?
4、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什么意义?
5、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6、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吗?
1、冰在熔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到0℃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在0℃不变,直到冰块全部熔化成0℃水后,继续吸热,水温上升。
2、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的意义: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平行于时间轴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冰的熔点0℃。
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固态 液态,熔化时吸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液态    固态,凝固时放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两条:a.温度到达熔点,b.吸热。
  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是不是所有的固体熔化时,都有固定的熔点?
有些固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点,我们称之为晶体。如食盐、水晶 、金属等。
有些固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我们称之为非晶体。如松香、玻璃、橡胶、石蜡等。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称为熔点(同种物质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仍发生变化,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非晶体逐渐软化,最后变为液态。
3、根据有无熔点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根据熔点的高低可鉴别是什么晶体。
课堂练习
1、对右图的冰的熔化曲线进行分析:
(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是什么状态?温度是怎样变化?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冰变成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O
A
B
C
D
温度
时间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答: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状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水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该保持在凝固点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课堂练习
3、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
A、酒精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
C、水银温度计 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
4、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 )
A、混合物的温度不变 B、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C、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事实中肯定不属于熔化的是( )
A、白糖受潮后逐渐变为液体 B、白糖放在锅中加热后成液体C、冰在10℃的环境中逐渐变成水 D、石蜡被加热时逐渐软化成液体
A
A
A
课堂小结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熔化时吸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固时放热。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两条:a.温度到达熔点,b.吸热。
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液态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共16张PPT)
1.水表上的“m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2.你家付水费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4.对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5.水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究竟
存在什么关系?
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天平及砝码
量筒
烧杯
胶头滴管
1.先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2.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录在表格中;(分别取体积为20ml,40ml,80ml的水)
3.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总质量-烧杯的质量=水的质量,记录在表格中;
4.增加水的质量,重复2和3;
5.计算出每次水的质量与水的体积的比值。
注:表格如书本10页所示
1.体积的测量工具:_________
量筒
2.量筒的正确使用:
①量筒要放平稳
②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3.质量的测量工具:_________
天平
4.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调平: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②称量物体:左物右砝;取砝码要“先大后小”
③读数时,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
俯视
仰视
实验次数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1 20 20
2 40 40
3 80 80
1
1
1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2、水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量,1克/厘米3。
1、水的体积增大几倍,水的质量也增大几倍,水的质 量与体积成正比。
含义:
1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
测出100厘米3酒精的质量
为80克
质量/体积=
0.8克/厘米3
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同一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反映物质特性的量
千克/米3
克/厘米3
密度=
质量
体积
结冰的湖面下为什么鱼能够生存
主要原因是:水在4 ℃时,其密度最大。
阅读课文10页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1、水的密度为1.0克/厘米3,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2、有同学认为:“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有一定的定值,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1厘米3水的质量为1.0克。
1、小明家上月共用了8米3自来水,已知当地水价是1.8元/吨,那么,小明家上月支付了多少费?
2、密度公式还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m=ρV
V=m/ρ
解:由 可得:
ρ=
m
V
m=ρV
=1.0×103千克/米3×8米3
=8×103千克
=8吨
则付费应为:
1.8元/吨× 8吨
=14.4元
答:小明家上月支付了14.4元。
④※判断物体是否空心
①求物质质量:
②求物质的体积:
③通过密度判断是何物质
500毫升=_______立方厘米 0.3米3=_________分米3
40吨=__________千克 10克= ________ 千克
500
300
0.01
40000
2.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米3,其含义是什么
3.“铁比棉花重”的说法正确吗?
4.小红家上月共用了20立方米的自来水,已知当地的水价是2.0元/吨,那么小明家上月支付了多少水费?
5.不同的温度下,水的密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井水冬暖夏凉?
6.冰能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根据这一现象能否知道水、冰、铁的密度大小排列?
课堂小结
1.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2.4℃时,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 ,4 ℃时水的密度最大。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1克/厘米3 = 1.0×103千克/米3
4.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
拓展: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烧杯的质量是多少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克) 100 132 148
液体的体积(厘米3) 40 80 100(共1张PPT)
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蒸发
降水
号下渗
蒸发
地下径流
海洋(共66张PPT)
课间的时候老师不小心把水溅到衣服上了。过了一会后,我发觉衣服上的水不在了。我就很纳闷,溅到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呢?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吗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亲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面积13.5亩,平均水深3.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铁鱼鼓浪,星草含芒,水静印月,荟萃一方,故称“月泉晓澈”。
像这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怎么晒才能使衣服干的快些呢?
晒衣服的学问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2、把衣服撑开比堆放在一起晾干得快。
3、衣服在有风时比无风时晾干得快。
温度
液体表面积越大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风)
1、液体温度越高
2、液体表面积越大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








吗?
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
对于同一种液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蒸发有快有慢,那对于不同的液体呢?它们的蒸发快慢会一样吗?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一样吗?
用两根棉签分别蘸取水和酒精在自己的
同一支手的手背不同部位各划一条横线,
仔细观察水和酒精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你的手背有什么样的感觉?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相同条件下,酒精的蒸发比水快。
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让实验来告诉我们吧!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____。
2、温度计插入酒精中,读数是_______。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样变化?
最低的温度是______。
先变小,后变大,最后不变
为何高烧病人可用酒精帮助降温?
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天好热啊,这样舒服多了!
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
试解释这种现象
上体育课,同学们常常活动到大汗淋漓,这时大家总喜欢大开窗、门,或者把电风扇开到了最大一档,但老师却告戒同学们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容易患感冒。老师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草原上的人们,常常采用把手在水中浸湿再高高举起来的方法,来判别风向。请你说说判别的原理和结论。
原理:迎风面空气流动速度快,水的蒸发也快。
结论:手的哪一面感到稍微凉一些。就表示风是从那个方向吹来的。
利用液体蒸发吸热降温的实例
夏天给房子里洒水,水蒸发时吸热使室内气温下降。
给高烧病人身上涂抹酒精进行降温、 退烧。
夏天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增加蒸发量来散热。
人流汗,汗液蒸发时从皮肤吸热,保 持体温不致
升高。
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
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 无法确定
C
知识冲浪:
1.下列事例中,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把瓶中的水倒入盘中
B.把湿衣服从树荫下移到阳光下
C.把湿毛巾挂在电风扇前吹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2.在室温下,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里拿出来后它的温度是( )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D
C
水壶中的水开了,也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蒸发吗?
(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不断升高
内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而破裂
温度保持不变
观察要点:
沸腾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P13
讨论:
测定水的沸点,能否用酒精温度计?
不能,酒精的沸点为80℃
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物质 沸点 物质 沸点
水 100 液氨 -33
酒精 78 液氧 -183
乙醚 35 液氮 -196
一、根据沸点对某温度下各物质的状态进行判断:
(1)40 ℃ 的乙醚 (2) -40 ℃的氨
(3) 100 ℃ 的酒精 (4)100的水℃
(5) -190 ℃ 的氧 (6) -190 ℃ 的氮
二、低沸点物质的应用——冷冻治疗法
(液氨、氯乙烷),思考原理。
气态
液态
气态
气或液态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使局部冷冻
为什么用高压锅煮东西可以容易熟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
压强越高,沸点越高;压强越低,沸点就越低。
蒸 发 沸 腾
相同点


点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温度变化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气压(海拔)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表面
表面和内部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沸点)
缓慢
剧烈
降低
不变
多美的云海水雾
好大的雾!
你看到的是水蒸气吗?
看到是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只有变成了小水珠才能被看见。
小水珠
水蒸气
“白气”:
液态
气态
液化:
遇冷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液化放出热量。
学问一:
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学问二:被100摄氏度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摄氏度的水烫伤要严重的多,为什么?
烧开水中的学问
白气不是水蒸气(不可见)而是小水滴(可见)
液化放热
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时,都可以液化。
小水珠
水蒸气
遇冷
当向内推动活塞,你看到什么现象?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乙醚的液化
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
丁烷液化;石油液化;氧气和氢气液化
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小结: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形式
3、液化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液态
气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剥开冰棍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3. 开水时常看见有“白气冒 ”,这些“白气”是( )
A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D.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B
C
练习
练习
5、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D
6、被100摄氏度的水蒸汽烫伤要比100摄氏度的水烫伤要厉害些,是因为
A、水蒸汽比水的温度高
C、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汽比水体积大
B、水蒸汽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C
4. 冬天去看牙病时,牙科医生在专用金属制的小镜子探视牙齿前,往往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怕病人碰到冷的小镜子着凉
B. 对病人负责再次进行消毒
C. 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
D. 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5.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C
汽化
液化
1.冰棒上冒出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2.冬天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共29张PPT)
固态
液态
气态
液 化(放热)
汽 化(吸热)
直接
熔 化(吸热)
凝 固(放热)
结论
固态
气态
直接
固态碘
碘蒸气
直接
活动:
给烧杯里的碘晶体加热,观察
烧杯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停止加热后,烧杯里的碘又发
生什么变化
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比较两个灯泡,你能提出问题,并解释吗?
用久之后
我们很棒
加油
自信成功
我们很棒
北方寒冷的冬天,室内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 ?
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
冷的玻璃凝华而成的
加油
箱子里的樟脑丸(卫生球)变小了?
因为樟脑丸升华成气体,所以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自信成功
冬天,地面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而成的.
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每到隆冬时节,北国江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垂柳苍松凝霜挂雪,戴玉披银,晶莹剔透,仰望松树枝头,宛如玉菊怒放,雪莲盛开,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雾凇,人们通常叫它“树挂”,是雾和水汽遇冷凝固和凝华而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美丽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
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这些“白雾”咋样形成的
装弹
准备发射
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升华
凝华
液化
水蒸汽上升
在高空,水蒸汽凝结成小水珠
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云
当小水珠变大就下雨了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自然现象吗?






(液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
升华现象
能用你家的冰箱来制造露、雾、霜吗?请叙述具体的方法。
一、升华与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升华
2、凝华
二、云、雾、雪、露、霜、雨
(吸热过程)
(放热过程)






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凝华
小结
凝固
变大
固态
液态
气态
液 化
汽 化
熔 化
凝 固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升华
凝华
熔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吸热)
凝固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物质状态变化(物态变化)
在判断物态变化之前,首先要明确物质变化前的状态和变化后的状态《水的密度》教案
执教:梅云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密度,理解水的密度。知道任何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都有联系,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来解决简单问题,能比较熟练进行单位的换算。
3.巩固天平、量筒的操作使用,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密度含义的理解、运用密度知识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想】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密度知识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水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获得密度的概念。所以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是关键,归纳规律以及推广应用是目的。为达到教学目标拟采用:
1.课前复习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
2.课堂中对实验数据的逐一分析说明,用数据事实让学生对密度概念有直观的理解。
3.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身边的事实,以达到强化巩固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的的基本流程:创设情景(用生活中的事实)——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获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推广归纳(建立密度的概念)——应用巩固(解释生活中的事实)
【教学用品】
学生每4人一套:托盘天平(量程200克)和砝码、量筒(200毫升)、烧杯(200毫升)2只(其中一只装有适量的水)、滴管。酒精(100ml)、浓硫酸(未开封)1瓶、水1瓶(教师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装了自来水吗?你知道自来水公司向你家收取水费多少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水表的读数。
师:展示水表图片。水表上的“m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水表测量的是用掉水的体积数,立方米。
师:而自来水公司却是按用户所用的水的质量数(吨数)来计费的,这说明什么呢?
生: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师:对此,你现在想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提出问题
生:水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怎样将水的体积转化为质量?
师:请你们猜想水的体积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出猜想(建立假设)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水的体积和质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
师:为了知道水的体积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测量哪些量?
生:测量水的体积和质量。
师:怎样测量水的体积和质量呢? (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知识)
生:体积直接用量筒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放在烧杯中称量,除去烧杯的质量)
(课件投影量筒和天平的实物图,强调操作要点。)
师:下面我们分组动手实验(三个组分别做一个体积,第四组任意选一个何种)。(见下表)
(学生6人一组,组内同学分工)————————————————————(进行实验)
注意:当量筒里的水接近需要的值时,改用滴管滴加至刻度。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水的体积/厘米3 空烧杯的质量/克 烧杯和水的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克·厘米-3
1 20
2 40
3 80
2.数据分析与处理: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教师板书学生的数据)——————————————(获取、分析数据)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即水的质量跟其体积成正比。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始终为1,也就是1厘米3的水的质量为1克。(单位体积水的质量相同)
…… ————————————————————————————(得出结论)
3.推广归纳(建立密度的概念):
师:1厘米3的水的质量为1克。那么1厘米3的其它物质的质量是否也是1克呢?
【实验】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酒精,并称出其质量为 32 克。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师:对!我们把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density)。
如果把它写成一个公式应该是? (突出单位体积的质量!)
生:密度=
师:如果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可写成:ρ=m/V
密度应该给它一个怎样的单位?
生:克/厘米3和千克/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学生换算)
师:ρ水=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克/厘米3表示什么意义?
生:表示每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
师: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值一般不相同,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请学生查阅课本中的常见物质的密度表,找出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物质。) (感受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物质其质量也大。用浓硫酸和水对比。)
4.应用巩固: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⑴体育课中用的铅球,质量为3000克,体积约为400厘米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解:ρ铅球=m/V=3000克/400厘米3=7.5克/厘米3≠ρ铅 所以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
⑵在实验器材自选的条件下,给你一块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金属块,你能测出它的密度吗?如果给你一块外形不规则的小石块,你又能测出它的密度吗?说出你的实验方法。
(后半题留给课外学生思考)
⑶(投影水费缴款通知)请帮我计算一下要缴多少钱水费?
解:已知V=170米3-150米3=15米3,ρ=1000千克/米3。
根据公式ρ=m/V得: m =ρV=1000千克/米3×15米3=15000千克=15吨
需缴的水费=15吨×1.65元/吨=24.75元
答:(略)
(教师总结,强调单位统一、计算方法和步骤)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小结概括)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公式、计算,以及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布置作业:
⑴课本P12练习2 ⑵练习单中的题目
附:板书设计: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density)。
密度= ρ=m/V
2.密度的单位: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ρ水=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值一般不相同。
4.应用:
《水的密度》课堂记录、练习单
一、探究水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进行实验:(注意:测量要准确呦!)
4.获取、分析数据:(请及时做好记录)
水的体积/厘米3 空烧杯的质量/克 烧杯和水的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克·厘米-3
1 20
2 40
3 80
5.得出结论:
二、练习:
1.1克/厘米3= 千克/米3= 吨/米3
2.一个正好能装满500克黄酒的瓶子,能否去买500克菜油(一种植物油)?(黄酒与水的密度近似相等)
3.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着质量相等的酒精、水和氯化钠溶液,根据它们的密度判断哪一只烧杯中装的是水?
4.空气的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一间长10米,宽6米,高3米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
千克。
5.根据密度公式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公式及变形 应 用 举 例
ρ=m/V 鉴别物质
m =ρV 求不能直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
V =m/ρ 求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