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课件(共45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课件(共45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08 15:42: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2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降水分布图,归纳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并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能解释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影响。
4.能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5.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掌握我国降水的特点、气候特征以及特殊天气。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难点:能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图,回答问题:
(1)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降水最少的地区。
(2)描绘出我国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
2.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三城市降水量的多少,反映了我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2)找出下列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
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___月。
(3)体现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3.找出我国的气候类型及主要分布地区。
4.读图,完成表格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5.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的影响。
6.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7.降水的年际变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8.
齐齐哈尔和巴黎的气温,说说我国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9.读图2-31,将图中括号补充完整。
10.对比长江中以南、西亚与北非,说说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
11.读课本P42-P45,完成下列问题。
气象灾害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影响地区
带来后果
寒潮
台风
梅雨
旱涝
二、探究展示:
1.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原因。
2.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与哪些降水量线大致一致?
3.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天然植被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4.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5.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6.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7.评价季风气候显著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三、提升反馈:
1.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年等等降水量一致(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太行山区
D.塔里木盆地
3.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辽阔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4.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

A.东北季风、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5.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6.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霜冻
B.寒潮
C.旱涝灾害
D.地震
7.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
(1)图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2.(1)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4、5、6、7、8、9

3、4、5、
6、7、8

7、8
(3)降水集中于夏季
3.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南部、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广东雷州半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内陆地区、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等。
4.
5.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洋面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
夏季风盛行时,我国季风区内高温多雨,活动异常时引起洪涝灾害。
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冬季风盛行时,我国大部分低温少雨,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形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6.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7.年际变化大
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的。
8.我国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大,气候的大陆性强。
9.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季节

年际
10.处在同一纬度的西亚和北非是干旱的沙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确是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
11.
气象灾害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影响地区
带来后果
寒潮
秋末、冬季、初春
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入
除西藏、云贵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
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生活
台风
夏秋季节
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最多
粤、台、琼、浙、闽等沿海地区
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也可以缓解伏旱
梅雨
夏初
夏季风长时间停留在江淮地区形成阴雨天气
江淮地区
雨期过长造成洪涝和低温灾害,“空梅”则造成干旱。
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洪涝
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交替出现旱涝灾害
对国民经济、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沙尘暴
春季
源于内蒙古及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时袭至江淮地区
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影响严重
二、探究展示:
1.海陆位置:东南距海近,手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多;
西北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季风: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南部及中部。
2.大致与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线一致
3.
4.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复杂的地形
5.热带季风气候,湿热。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高山高原气候,干冷。
6.如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的差异(南稻北麦),进一步影响居民饮食习惯的不同(南方米饭,北方面食);又如我国降水的差异影响传统民居屋顶形态的差异(南尖北平)等。
7.
三、提升反馈:
1.C
2.D
3.C
4.B
5.D
6.C
7(1)夏
高温多雨
(2)西南
印度
东南
太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2.2.2中国的气候
湘教版
初中地理
学习目标
1.利用降水分布图,归纳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并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能解释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影响。
4.能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5.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
1.我国降水分布的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湿极是
________,我国的干极是_______。
3.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与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干湿地区。
4.我国的气候具有_________的特点,有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气候。
自主学习检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湿润区
托克逊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火烧寮
降水量
蒸发量
干旱区
复杂多样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山高原
自主学习检测
5.__________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特征之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风
寒潮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季风
梅雨
沙尘暴
导入
2020年6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贵州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东部、山东南部以及山西北部、陕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重庆西南部、河南东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你知道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吗?
新课教学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分布规律:大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干极:吐鲁番
5.9mm
湿极:火烧寮
8408mm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合作探究
海陆位置:东南距海近,手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多;
西北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季风:东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南部及中部。
原因
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原因。
哈尔滨
武汉
广州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三城市降水量的多少,反映了我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新课教学
乌鲁木齐
哈尔滨
乌鲁木齐
武汉
广州
2.找出下列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
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
哈尔滨为________月。
3、4、5、
6、7、8
4、5、6、7、8、9
7、8
新课教学
3.体现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降水集中于夏季
新课教学
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与哪些降水量线大致一致?
大致与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线一致
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年降水分布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森林
水田
湿润区
新课教学
森林草原
旱地农业
半湿润区
新课教学
草原
畜牧业
半干旱区
新课教学
荒漠
绿洲、河谷农业
干旱区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天然植被
新课教学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西北内陆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云南南部、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广东雷州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我国的气候类型可以用3+2=5来表示,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指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新课教学
探讨: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复杂的地形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1
2
3
4
5
6
A
B
C
D
5
4
3
6
2
1
B
B
D
C
A
A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新课教学
亚洲象: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一带。
野骆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的荒漠地带。
藏羚羊:分布于青藏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湿热。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高山高原气候,干冷。
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合作探究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农业类型。例如: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南北气温的差异,对传统民居建筑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注重通风透气。
如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的差异(南稻北麦),进一步影响居民饮食习惯的不同(南方米饭,北方面食);又如我国降水的差异影响传统民居屋顶形态的差异(南尖北平)等。
合作探究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冬季风盛行时,我国大部分低温少雨,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形成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新课教学
夏季风盛行时,我国季风区内高温多雨,活动异常时引起洪涝灾害。
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一线以东。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太平洋、印度洋洋面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新课教学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
5月
6月
7、8月
9月
10月
北方
雨季
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新课教学
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新课教学
年际变化大
新课教学
读图,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的。
夏季风强,雨带推移快,形成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雨带推移慢,形成南涝北旱。
结论:我国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大,气候的大陆性强。
比较:
1.齐齐哈尔与巴黎夏季谁的气温高。
2.齐齐哈尔与巴黎冬季谁的气温低。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
对比齐齐哈尔和巴黎的气温,说说我国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活动
活动
中国降水时
空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时间分配规律
年降水量自(

向(
)递减
降水(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季
降水(
)变化大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
有的年份夏季风弱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季节

年际
西亚
北非
长江中下游
处在同一纬度的西亚和北非是干旱的沙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确是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
活动
对比长江中以南、西亚与北非,说说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
评价季风气候显著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季风气
候显著
1、夏季普遍高温,使喜热的玉米、棉花、水稻的种植北界比其它地区纬度要高;
2、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牧草、森林的生长。
1、水旱灾害严重:
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2、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合作探究
寒潮
概念: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发生时间: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
多发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除青藏、云贵
海南、台湾外)
天气特征:降温、霜冻、大风、雨雪
影响: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新课教学
台风
概念:是一种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发生时间:5—10月,以7—8月为多(夏秋季节)
多发地区:东南沿海各省,以台、粤、闽、浙居多
天气特征:多狂风暴雨
影响:狂风暴雨破坏公共设施,引起山洪暴发等。但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新课教学
万物生霉,长时间降雨,绵绵阴雨。
梅雨
概念: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
发生时间:夏初6月中旬7月中旬
多发地区:江淮地区
天气特征:阴雨连绵,相对湿度大,阴云笼罩
影响:雨期过长造成洪涝和低温灾害,“空梅”则造成干旱。
新课教学
沙尘暴
概念:强风引起的扬沙天气
发生时间:天气干燥的春季
多发地区:北方、西北
天气特征:大风扬沙
影响: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新课教学
广西河池因干旱“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期干旱的侵袭下,失去了往日的雄壮风采,只剩下狭窄的细流。
新课教学
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等。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地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时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的地区不同。
新课教学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影响地区
带来后果
寒潮
台风
秋末、
冬季、
初春
夏秋季节
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入
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最多
除西藏、云贵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
粤、台、琼、浙、闽等沿海地区
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生活
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也可以缓解伏旱
新课教学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影响地区
带来后果
旱灾
洪涝
沙尘暴
春夏多旱,
夏秋多洪涝
春季
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影响
源于内蒙古及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交替出现旱涝灾害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时袭至江淮地区
对国民经济、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影响严重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秦岭-淮河一线与哪条年等等降水量一致(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太行山区
D.塔里木盆地
C
D
课堂检测
3.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

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辽阔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4.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

A.东北季风、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C
B
课堂检测
5.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6.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霜冻
B.寒潮
C.旱涝灾害
D.地震
D
C
7.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
(1)图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②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高温多雨
西南
印度
东南
太平
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检测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气候
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学习目标
1.利用降水分布图,归纳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2.能在图上指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并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能解释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影响。4.能说出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5.了解我国多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
重点
掌握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难点
能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
学生阅读材料感受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之多。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降水展示图片: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那么北方地区的降水情况是怎样的呢?其它地区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国降水的分布情况。自主学习:1.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和降水最少的地区。2.找出我国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3.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归纳总结: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师:我国降水的差异这么大,你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同学们组内探讨一下,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原因。师:以上是我国降水分布的空间规律,那么时间上呢,是不各月的降水量都比较平均呢,下面我们通过这几个城市的降水柱状图来分析一下。展示图片:广州、武汉、哈尔滨、乌鲁木齐自主学习:4.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三城市降水量的多少,反映了我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5.找出下列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___月。6.体现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师:我们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了四类干湿地区,那么这四类干湿地区是怎么分布的呢,自然景观又是怎样的呢。合作探究:7.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与哪些降水量线大致一致?师:每一类干湿地区都有其不同的自然景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不同干湿地区的自然景观,欣赏完景观,同学们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来进行一下总结。8.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天然植被干湿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承转:你能说出我们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是哪种气候类型?那么我国其它地区呢?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二、气候的基本特征展示图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自主学习:9.找出我国的气候类型及主要分布地区。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结合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影响气候的因素,请你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国会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合作探究:10.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活动:11.读图,完成表格。师:我国是一个地哉辽阔的国家,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同时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同学们认识下面这几种动物吗?合作探究:12.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13.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承转: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自主学习:读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图,完成问题。14.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能对气候的影响。展示图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图15.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16.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活动:17对比齐齐哈尔和巴黎的气温,说说我国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18读图2-31,将图中括号补充完整。师: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向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是我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而处在同一纬度上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却广泛分布着沙漠,成为不毛之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9.对比长江中以南、西亚与北非,说说我国季风气候的优越性。合作探究:评价季风气候显著的优越性与不利性师:这几天,我国南方地区多地降水超过往年同期水量,并形成了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三、特殊天气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2-P45,完成下列问题。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影响地区带来后果寒潮台风梅雨旱涝沙尘暴
读图,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同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组内合作探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读图,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同桌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并对以上城市的降水进行比较。组内合作探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结合地形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进行探究。学生读图完成表格内容,可以同桌纠正答案。学生可以搜集资料,也可以说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结合我们实际生活中冬季和夏季气候特点进行探究。结合当地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自主完成活动内容,也可组内进行探讨。合作探究,完成表格内容。学生阅读课本,并进行标注。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够总结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够总结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由小范围的自主学习扩展到大范围的自主学习,培养竞争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知识整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并培养学生细心的素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并加以运用。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实例,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充分利用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阅读的内容较多,进行标注可以突出重点为。
课堂小结
板书
降水分布的特点干湿地区三、气候的特点四、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
空间
时间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的大陆性强
寒潮
梅雨
台风
旱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