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2)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制作
2.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
3.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4.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难点: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具使用】
教材图文、等高线制作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绘制成了_______________。
2.分层设色地形图着色规律:平原用_________色表示;不同深浅的黄色、褐色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类型;海洋用_______色表示;白色表示冰雪。
3.山地的不同部位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探究展示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请你观察P39图2-48等高线示意图,思考等高线的特点:
①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________;
②
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____________;
③
等高线均为
曲线;
④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
2.读图2—4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回答山地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
,四周
。
(2)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______处弯曲(“高”或“低”)处凸出。
(3)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______处弯曲(“高”或“低”)处凸出。
(4)鞍部:两个
之间的低平处,形状类似马鞍。
(5)陡崖:多条等高线
的地方。
【学法指导】
1.山脊与山谷的判别
(1)方法一:高低原理。“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2)方法二: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甲图中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乙图中中部的C点海拔低,两侧的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3)方法三:山谷流水汇集有河流,山脊上没有河流。
2.盆地与与山顶的判别
盆地:闭合曲线,数值四周高中心低,与山顶相反。
【知识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
①水库及坝址的选择:水库选择在河谷
“口袋型”的盆地或洼地中,坝址建在较窄的峡谷地带。
②公路线的选择: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坡度较缓,线路平稳且距离较短的线路。
③输水线路的选择: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引水。
④农业布局的选择:根据海拔的高低,坡度的陡缓,气候和水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如平原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高原发展畜牧业。
⑤城市的选择:地势平坦,沿海或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带。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村和乙村相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请说出你的理由。
(2)图中①②两条河流中,其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3)图中a、b两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坝址的
。请说出你的理由。
(4)图中丙、丁两村庄之间要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比较合理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5)图中乙村要在河中引水,⑤、⑥两条线路中,较为合适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提升反馈:
1.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以下图片反映特征与的地形与青藏高原吻合的是( )
2.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下面的(
)
3.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
A.?山顶、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顶、山脊、山谷
C.?山顶、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4.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小明同学从图中发现了下列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两地相对高度是100米???????????B.?b、c两地相对高度是100米
C.?a、b、c、d四地中离瀑布最近的是c地??????D.?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去
6.读某山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B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2)A、B两地相比,________地更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3)如果将河水引到丁村处,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________更合理。
(4)④河流的流向大体上是________。
(5)为充分利用水源,计划在⑤处修建水库大坝。选址⑤处的理由是
。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分层设色地形图
2.绿
高原
山地
丘陵
蓝
3.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二、探究展示
1.相等
相等
闭合
2.(1)高
低
(2)低
(3)高
(4)山顶
(5)重合
【知识拓展】(1)甲村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2)①处位于山脊,水不能汇集形成河流。(3)b
b处位于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有利于大量蓄水。(4)④
④线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工程量小;③线路经过山脊,坡度较陡,难以通行。
(5)
⑥
⑥线路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以实现自流引水。
三、提升反馈:
1.C
2.A
3.C
4.C
5.B
6.(1)山顶
陡崖
(2)B
(3)①
(4)自北向南
(5)⑤处是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可大量蓄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2.3.2
世界的地形
湘教版
初中地理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制作。
2.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
3.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4.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绘制成了
。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用_________色表示;不同深浅的黄色、褐色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类型;海洋用_______色表示;白色表示冰雪。
3.山地的不同部位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自主学习检测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
山地
高原
丘陵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蓝
导入
我是袁复栋,是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攀登队长。
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我们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第五次为珠峰“量身高”。
导入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山有多高?路有多难?随我看一看!
新课教学
(三)学看地形图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的缺点?
“地形鸟瞰”图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等。
专业登山队不会选择“地形鸟瞰”图的理由?
1.
“地形鸟瞰”图
新课教学
(三)学看地形图
我们选择登山线路,离不开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小贴士: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新课教学
(三)学看地形图
你能发现等高线地形图的优点与不足吗?
1.等高线地形图
优点: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缺点: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新课教学
(三)学看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
小贴士: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
新课教学
(三)学看地形图
3.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
绿色
请你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各地形类型涂的颜色有何不同?
平原
;
高原、山地、丘陵
;
高山冰雪
;
海洋
。
黄色
蓝色
陆地和海底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一目了然。
白色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看视频,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请你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①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________;
②
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____________;
③
等高线均为
曲线。
相等
相等
闭合
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认一认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
(三)学看地形图
2.山体不同部位
活动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说出山体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2.山体不同部位
陡崖
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数值向低值凸出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数值向高值凸出的点的连线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平处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根据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在图2—50上标出地形位置及名称。
山顶
山顶
山脊
山脊
山
谷
山
谷
鞍部
陡崖
1.我们从BC(5170米)的大本营到C1(5800)段,基本沿
行进。
活动探究
(三)学看地形图
看看我们登山路线经过哪些不同地形部位?
2.山体不同部位
山脊
中间高、两侧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2.途中,在C1之后,我们有一小段在
行进,会遇到一些小型的冰川融水。
活动探究
(三)学看地形图
看看我们登山路线经过哪些不同地形部位?
2.山体不同部位
山谷
中间低、两侧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C4
C5
C6
活动探究
(三)学看地形图
看看我们的登山路线经过哪些不同地形部位?
2.山体不同部位
3.珠峰攀登的绝大部分难关,集中在8300米到顶峰之间。在这段高差540米路段上,有三个台阶需要通过。这几个台阶属于
。
陡崖
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活动探究
(三)学看地形图
说出我们登山路线经过哪些不同地形部位?
2.山体不同部位
4.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我们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竖立觇标,安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A点海拔
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
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
米。
150
150
900~1050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从B点出发到山顶C的登山线路较陡。
从B点到C,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从A点到C,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活动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
①水库及坝址的选择:水库选择在河谷
“口袋型”的盆地或洼地中,坝址建在较窄的峡谷地带。
②公路线的选择: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坡度较缓,线路平稳且距离较短的线路。
③输水线路的选择: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引水。
④农业布局的选择:根据海拔的高低,坡度的陡缓,气候和水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如平原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高原发展畜牧业。
⑤城市的选择:地势平坦,沿海或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带。
新知拓展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村和乙村相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请说出你的理由。
甲村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新知拓展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①②两条河流中,其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①
①处位于山脊,水不能汇集形成河流。
新知拓展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a、b两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坝址的
。请说出你的理由。
b
b处位于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有利于大量蓄水。
新知拓展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丙、丁两村庄之间要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比较合理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④
④线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工程量小;③线路经过山脊,坡度较陡,难以通行。
新知拓展
(三)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乙村要在河中引水,⑤、⑥两条线路中,较为合适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
⑥
⑥线路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以实现自流引水。
新知拓展
新知小结
(三)学看地形图
两人一组,像图中一样,握起你的左手,互相指认:
(1)在上面指认山地的地形部位: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
(2)根据坡度,在上面指认山地的:陡坡、缓坡。
来看“手山”上的地形部位!
动手制作
(三)学看地形图
(1)参照课本图2—48,用沙土、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要求做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2)在你制作的地形模型上,用白色棉纱线表示等高线。
来制作一个地形模型!
1.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以下图片反映特征与的地形与青藏高原吻合的是( )
课堂检测
C
2.阅读制作半个“土豆山”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下面的(
)
课堂检测
A
课堂检测
3.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
A.?山顶、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顶、山脊、山谷
C.?山顶、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C
课堂检测
4.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课堂检测
5.
小明同学从图中发现了下列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两地相对高度是100米?
B.?b、c两地相对高度是100米
C.?a、b、c、d四地中离瀑布
最近的是c地
D.?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去
B
(1)A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B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
(2)A、B两地相比,________地更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3)如果将河水引到丁村处,图中设计了①、②两条路线,________更合理。
课堂检测
6.
读某山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顶
陡崖
B
①
课堂检测
6.
读某山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4)④河流的流向大体上是________。
(5)为充分利用水源,计划在⑤处修建水库大坝。说出选址⑤处的理由。
自北向南
⑤处是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可大量蓄水。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检测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2.3.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教案
课题
学看地形图
单元
二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制作。2.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3.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4.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读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难点
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是袁复栋,是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攀登队长。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我们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第五次为珠峰“量身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山有多高?路有多难?随我看一看!
学生阅读,思考
用中国登山队第五次为珠峰“量身高”为线索,引出“学看地形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三)学看地形图1.三种不同的地图(1)“地形鸟瞰”图——专业登山队不会选择“地形鸟瞰”图的理由?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的缺点(2)等高线地形图——我们选择登山线路,离不开等高线地形图!你能发现等高线地形图的优点与不足吗?(3)分层设色地形图——普通人群更喜欢分层设色地形图!请你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各地形类型涂的颜色有何不同?平原
;高原、山地、丘陵
;高山冰雪
;
海洋
。活动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请你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请你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①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________;②
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____________;③
等高线均为
曲线。2.山体不同部位说出山体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活动探究】1.我们从BC(5170米)的大本营到C1(5800)段,基本沿
行进。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2.途中,在C1之后,我们有一小段在
行进,会遇到一些小型的冰川融水。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3.珠峰攀登的绝大部分难关,集中在8300米到顶峰之间。在这段高差540米路段上,有三个台阶需要通过。这几个台阶属于
。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4.2020年5月27日11时整,我们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竖立觇标,安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天线。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该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活动3.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高度计算A点海拔
米,B两点的相对高度
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
米。4.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登山路线的选择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新知拓展】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①水库及坝址的选择:水库选择在河谷
“口袋型”的盆地或洼地中,坝址建在较窄的峡谷地带。②公路线的选择: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的坡度较缓,线路平稳且距离较短的线路。③输水线路的选择: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引水。④农业布局的选择:根据海拔的高低,坡度的陡缓,气候和水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如平原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高原发展畜牧业。⑤城市的选择:地势平坦,沿海或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村和乙村相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请说出你的理由。(2)图中①②两条河流中,其中有一条是不存在的。它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3)图中a、b两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坝址的
。请说出你的理由。(4)图中丙、丁两村庄之间要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比较合理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5)图中乙村要在河中引水,⑤、⑥两条线路中,较为合适的是
。请说出你的理由。【新知小结】“手山”上的地形部位!两人一组,像图中一样,握起你的左手,互相指认:(1)在上面指认山地的地形部位: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2)根据坡度,在上面指认山地的:陡坡、缓坡。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
“地形鸟瞰”图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等。优点: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缺点: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学生阅读教材图文回答:绿色
棕黄色白色
蓝色学生结合图2—48等高线示意,看视频: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学生结合图2—48等高线示意,思考回答:相等相等闭合学生结合图2—49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思考讨论,回答: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的数值向低值凸出的点的连线等高线数值向高值凸出的点的连线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学生随课件演示,读图文回答:山脊中间高、两侧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中间低、两侧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150150900~1050从B点出发到山顶C的登山线路较陡。从B点到C,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学生阅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实际运用的知识,学习运用知识进行相应的训练。甲村地势平坦,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①处位于山脊,水不能汇集形成河流。B
b处位于峡谷,工程量小;上游有盆地,有利于大量蓄水。④
④线路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工程量小;③线路经过山脊,坡度较陡,难以通行。
⑥
⑥线路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以实现自流引水。
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攀登队长——袁复栋”的讲述为线索,串联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学看地形图”的学习,使知识脉络清晰,学习活动有趣!本“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图文阅读,小组讨论。帮学生建立对“三种地形图”特点的认识,知道登山队员选择“等高线地形图”的理由。通过视频,让“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更生动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本活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本环节设计:运用登山队员的行进路线,巩固落实“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知识点,让枯燥的知识增加现实感,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本环节回顾“等高线”和“海拔”、“相对高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图判读和计算能力。本环节应用“等高线”疏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图判读和应用等高线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环节“新知拓展”,在学生识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读图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等高线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手山”上的地形部位,帮助学生回忆山体不同部位的知识,增加知识的趣味性、系统性!
课堂小结
板书
学
看地形图
地形鸟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山体的不同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