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合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1.5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合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1.5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7 12: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用L表示单摆的摆长,用T表示单摆的周期,则重力加速度g=____.(用L、T表示)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选用下列哪两组材料构成单摆?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1
m的细线
B.长约1
m的橡皮绳
C.直径约1
cm的均匀铁球
D.直径约1cm的塑料球
(3)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1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4)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横坐标为摆长,纵坐标为周期的平方.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用k表示).
(5)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次全振动的时间
(6)丙同学做出了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摆角的正弦值约为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mm;
(2)发现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这可能是由于_____
A.测量周期T时,把N次全振动的次数误数为N﹣1次
B.错把摆线长当成摆长
C.把摆球直径当作了半径
D.测量过程悬点松动导致摆线长度变化.
3.两位宁夏的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和海南,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并绘制了T2-L图象
(1)如图甲所示,去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
(2)返回宁夏后,两位同学合作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________.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比当地的标准值偏小,可能是因为_____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摆动的偏角偏小
C.计算摆长时,把悬线长当作了摆长
D.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了(n+1)次全振动
4.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有下列备选器材中,需选用哪些器材较好?.__________
A.长1m左右的粗一点结实棉线,
B.长1m左右的细棉线
C.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铁球?????
D.?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橡胶球
E.时钟????F.秒表???G.学生用刻度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
(2)甲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从图乙可读出时间为____________s.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而不用测量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①第一次悬线长为L1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1
②第二次增大悬线长为L2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2
③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用题给符号表示)
5.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某同学测得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6.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cm.
②周期是_______s.
③实验过程分别用了下图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钢球,你认为_______图(选填“左”或“右”)悬挂方式较好.
④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7.几位同学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从下列备选的器材中,选出可以完成实验的五个最合适的器材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器材的序号

A.100cm长细线
B.120cm长的尼龙绳
D.小木球
E.小铁球
F.挂钟
G.秒表
H.天平
I.游标卡尺
(2)测周期时,计数的起、止时刻应落在摆球到达_________位置时为好.
(3)乙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图象中的实线OM,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4)丙同学也进行了与乙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才发现自己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已知图中虚线②、③与OM平行,则该同学当时作出的图象应该是图中虚线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该组同学先测量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s.在多次改变摆线长度测量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取,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9.(1)图1为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本实验直接记录的原始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用纵坐标表示l,横坐标表示T?。将描点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像,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
A.为了忽略摆球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摆球要尽量选择质量大的体和小的
B.为了使细线牢固,细线上的悬挂方法应该选图3中甲图所示的方式
C.因为摆球直经远小于线长,所以可用线长代替摆长
D.为了使摆球运动得快点,摆的振动不要太大
10.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①用表示单摆的摆长,用表示单摆的周期,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
②实验时除用到秒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的细线
B.长约的橡皮绳
C.直径约的均匀铁球
D.直径约的均匀木球
③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____中所示的固定方式.
④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⑤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但忘记在图中标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选填“”、“
”、“
”),若图线斜率为,则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用表示).
⑥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次全振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
AC
BC
C
0.04
【解析】
(1)根据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可得,.
(2)在这个实验中,应该选用长约1
m的不可伸长的细线,故选项A正确,B错误;为了减小相对阻力大小,可选用直径约1
cm的均匀铁球,故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C.
(3)测出摆线长加上摆球的半径作为单摆的摆长,选项A错误;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选项B正确;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选项C正确;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至少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求出周期的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选项D错误;故选BC.
(4)根据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可得,,则,则;
(5)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选项A错误;开始计时,过早按下秒表,则周期测量偏大,根据可知,g的测量值偏小,选项B错误;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次全振动的时间,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则根据可知,g的测量值偏大,选项C正确;故选C.
(6)由图可知周期为2s,

振幅为4cm=0.04m

点睛: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单摆的周期公式,还要知道: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为减小误差应保证摆线的长短不变;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长不能发生变化.在最低点,速度最快,开始计时误差较小.
2.9.8;
ABD.
【解析】
(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9mm+8×0.1mm=9.8mm.
(2)由单摆周期公式:T=可知,重力加速度:g=;
A.
测量周期T时,把N次全振动的次数误数为N?1次,所测周期T偏大,所测g偏小,故A正确;
B.
错把摆线长当成摆长,所测摆长L偏小,所测g偏小,故B正确;
C.
把摆球直径当作了半径,所测摆长L偏大,所测g偏大,故C错误;
D.
测量过程悬点松动导致摆线长度变化,周期T变大,所测g偏小,故D正确;
故选ABD;
故答案为(1)9.8;(2)ABD.
3.B
4:9
C
【解析】
(1)由T=2π得,T2=,知T2~L图象的斜率越大,则重力加速度越小,因为宁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北京,去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的斜率小,应该是B图线.
(2)由振动图线知,两单摆的周期比为,由T=2π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3)由T=2π得,,由此可知改变球的质量和摆角对单摆的周期无影响,故AB错误;计算摆长时,把悬线长当作了摆长
,则摆长偏小,则由可知,g的测量值偏小,故C正确;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了(n+1)次全振动,则周期测量值偏小,g测量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C.
4.(1)BCFH
(2)2.06
75.2
(3)
【解析】
(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为减小实验误差,摆线应选:B、长1m左右的细线;实验时应使用质量大且体积小,即密度大的摆球,故摆球应选:C、直径2cm左右的铁球;实验需要测出单摆的周期,因此需要选择:F、秒表;测摆长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H、准确度是1mm的刻度尺;故需要的实验器材为:B、C、F、H;
(2)直径:主尺:2.0cm,游标尺对齐格数:6个格,读数:6×0.1mm=0.6mm=0.06cm;所以直径为:2.0+0.06=2.06cm;
秒表读数:内圈:1分钟=60s,外圈:15.2s,所以读数为:75.2s
(3)设摆球的重心到线与球结点的距离为r,根据单摆周期的公式:T=2π;
故:T1=2π;T2=2π
联立两式解得:g=
5.t/n,
4π2/k
【解析】
[1].单摆的周期为;
[2].根据可得:
则T2-L图像的斜率为

6.98.50
2.0

B
【解析】
①[1].单摆摆长
②[2].单摆周期

③[3].实验时,运用左悬挂方式,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长在变化,对测量有影响,右悬挂方式,摆长不变.知右悬挂方式较好;
④[4].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摆球摆动的同时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形成圆锥摆,有效摆长L变短,周期变小,所测g偏大,A错误;测摆长时,仅测了线长,计算法处理数据时未加小球半径,所测摆长偏小,g偏小,B正确;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则时间偏小,所测周期T偏小,g偏大,C错误;测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所测周期T偏小,g偏大,故D错误.
7.A、E、G、I
平衡

【解析】
(1)五个最合适的器材:A.100cm长细线;
E.小铁球;G.秒表;I.游标卡尺;
(2)测周期时,计数的起、止时刻应落在摆球到达最低点,即平衡位置时为好.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得,T2=,根据数学知识可知,T2-L图象的斜率k=,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3)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摆长变成摆线的长度,则有,根据数学知识可知,T2=
与实线T2=图线平行,而且图线左移,应该是图中虚线②.
【点睛】
单摆的选材:摆线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要研究图像必须要找到函数关系,根据解析式来研究图象是物理上常用的思路.
8.
偏小
2.0
9.76
【解析】
根据得:
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所以周期为

;由于松动导致测量的摆长变小,所以g的测量值也偏小.
结合图像可知单摆的周期为T=2s,
单摆的周期为
结合
可知:
,即
故本题答案是:(1).
(2).
偏小
(3).
2.0
(4).
9.76
9.
摆球直径、摆线长、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
A
【解析】(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知:
首先测量摆长:需要测量摆球直径,以及摆线的长度,则摆长为:
其次计算周期:从单摆达到最低点开始计算,测量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则周期为;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整理可以得到:,则斜率,即;
(3)A、为了忽略摆球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摆球要尽量选择质量大、体积小,从而减少实验误差,故选项A正确;
B.图甲中细线不牢固,容易产生松动,使摆长产生误差,为了使细线牢固,细线上的悬挂方法应该选图乙所示的方式,故选项B错误;
C、测摆长时用摆线长代替摆长而不加小球半径,导致比实际值小,故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D、摆球运动得快慢,即周期的大小与振幅无关,故选项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中应该的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形成的原因,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0.
AC

BC
C
【解析】
①由周期公式,得;
②为减小误差应保证摆线的长短不变,A正确B错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摆球密度要大,体积要小,C正确D错误;
③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悬点要固定,不能松动,则为图乙;
④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则A错误;把单摆从平衡位髓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B正确;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正确;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误差较大,应采用累积法测量周期,D错误.
⑤由得则,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则;
⑥由周期公式,得,振幅大小与g无关,A错误;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周期偏大,则g偏小,B错误;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n次全振动的时间,则期偏小,则g偏大,C正确
【点睛】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单摆的周期公式,还要知道: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为减小误差应保证摆线的长短不变;单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长不能发生变化.在最低点,速度最快,开始计时误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