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7 15: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
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促使国家应运而生。
人类早期的生活有什么特征?
男性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女性采集果浆,使用木、骨、石等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饲养家禽、牲畜代替采集渔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食物生产阶段
1、世界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有哪些农作物或牲畜?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有什么特色?
3、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东亚
西亚
中美洲
农业起源地区:
东亚:以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为主,主要种植粟、
稻、白菜、芥菜等,饲养猪、狗、鸡、水牛等。
西亚:主要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美洲:主要种植玉米、甘薯、马铃薯,饲养骆马、羊驼。
苏美尔农业依靠巨大的灌溉系统。其灌溉系统包括汲水吊杆、运河、水渠、堤坝、堰和水库。水渠和运河必须常常修补,清除淤泥。政府有专门管理水渠和运河的人。公元前2000年,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汉摩拉比法典》诞生,2.25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上刻满了282条法律,规定了司法行政、土地房屋、商业债务、私产保护、婚姻家庭、职业、农牧、租赁、伤害和奴隶买卖及处罚等多方面事宜。
两河流域
尼罗河每年要发洪水。在洪水淹没过的下游两岸,会带来一些上游的泥沙和腐殖质,农民就在河流的两岸耕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的流通。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古代中国
铁农具
耦犁
曲辕犁


筒车
翻车
生产工具的改进、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都江堰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希腊和印第安人的农业生活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
生产关系的变化
材料: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的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度,是逐渐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阶级差别
贫富分化
私有制出现
强制机关:国家诞生
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发生变化,氏族公社男女地位发生转变。
2、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的产品有剩余。
产生的变化:
①贫富分化严重,私有制出现。
②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
③为调节阶级之间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