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 ? ? 根据数学课标提出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等活动,能说出钟面的构成。
2、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认识整时的方法,会用两种形式写整时。
3、初步感知一天有两个9时,一天时针转两圈。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读、写整时的过程,体验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钟表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在客厅墙上、在书桌上、在爸爸妈妈手机中、在商店里、在学校里等等。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十分陌生,日常生活中一年级的孩子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正常地生活,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然而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还较弱,表盘比较复杂。认识钟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生活中认识钟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等活动,能说出钟面的构成。
2、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认识整时的方法,会用两种形式写整时。
3、初步感知一天有两个9时,一天时针转两圈。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读、写整时的过程,体验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谜语并且回忆汇报见到钟表的地方。
2、汇报电子表。
3、说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2【导入】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面
动手操作,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
观察课件中和自己的钟面,想一想钟面上有什么。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发现,与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4、开展找一找、摸一摸、给同桌说一说,拨一拨等活动,总结概括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活动3【导入】(二)、引导学生学习认、读、写整时
1、观察图,用完整的话说出图中的意思。
2、说出看7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3、说出三幅图中的时刻,并说出怎样看的。
4、同桌合作学习:
(1)、观察和对比三个钟面。
(2)、交流汇报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同桌讨论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5、认一认喜羊羊出示的三个钟面。思考并回答12时只看到一根指针。
6、拨老师说出的整时,拨同学说的整时。自己动手拨一个整时,说出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活动4【导入】三、归纳总结,深化认识
回顾这节课,想一想你们都有哪些体验和收获?
活动5【导入】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小明的一天,仔细观察第一幅图小明什么时刻在做什么,说一说图中的内容。会用电子表形式记录7时吗?
2、让学生将其他五幅图的时刻用电子表形式记录在书上,选两幅图说一说小明什么时刻在做什么?投影汇报。
3、小明在7时就起床了,9时开始学习了,10时开始锻炼身体了,9时就很准时的睡觉了,你们说小明是不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呢?进行德育教育。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出示两幅9时小明读书和睡觉的图片,提问:为什么都是9时,却做的事情不同?学生结合图汇报,发现一天有2个9时,时针一天转两圈。
活动6【导入】作 业 布 置
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商量,你也像小明一样,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