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体会剪纸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艺术特色,尝试剪纸纹样组合、装饰。
3、体验剪纸艺术的乐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交流与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纹样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能将剪纸的纹样进行组合、装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或体验,通过剪纸纹样美化身边的物品而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学校百草园为背景导入
1.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个地方你们熟悉吗?
生:百草园
师:这里有几十种中草药(出示中草药局部图片),我把它们带到教室布置中草药生物角,可惜只找到一只白色的花瓶和一张纸(板书:纸),谁有好方法用纸装饰一下花瓶。
生:剪出花纹装饰。
师:(教师出示剪纸花瓶)这样就漂亮很多!剪纸中的装饰部分,我们称为“剪纸纹样”
二、新课讲授:欣赏、感受纹样,并尝试练习
1.播放视频,感受剪纸艺术魅力。
2.感受剪纸纹样的不同表现,了解更多剪纸纹样。
师:一张纸,一把剪刀,再加一双灵巧的手,便幻化出了这一个个花瓶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小精灵。
师:(出示剪纸花瓶)看看这些花瓶中都有哪些剪纸?
生:动物,花卉、文字、人物等。
小结:这些都是剪纸作品中常运用的单个剪纸纹样,种类繁多(板书)。
师:这个花瓶中的剪纸纹样你觉得美吗?和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利用希沃放大镜工具)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剪纸中的纹样造型更夸张、概括(板书)。
师:民间剪纸中经常出现桃子、蝙蝠、鸡、鱼的形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鸡”同“吉”寓意吉祥如意,“鱼”同“余”寓意连年有余,“蝠”同“福”寓意幸福美好。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像组合在一起,以谐音来表达美好的祝愿。(板书:寓意美好)
5.师:代表了“祥瑞、幸福”的龙、凤纹样在剪纸中也经常出现,这两幅剪纸纹样给你什么感受?
生:左图剪纸很细腻,右图比较大块面。
小结:这是两种不同地域的剪纸,北方剪纸粗狂朴拙,纹样设计的大块面为主,南方剪纸精巧秀丽,纹样设计的丰富、细腻。
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
生:一个纹样剪的更多一些,一个纹样要少。
师:在这张剪纸纹样上你还找到了哪些纹样?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月牙纹,锯齿纹,毛毛纹,柳叶纹等。这些纹样的单独运用或组合表现,大大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力。
师:还有其他的纹样吗?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其余纹样。
6.师:请你用最简洁的方法剪出多个相同的纹样,一分钟时间,比比谁最快!
小练习:学生尝试剪纹样。
师:你速度这么快,是用什么方法剪的?(利用希沃投屏,将剪的最快的同学的作品投屏到屏幕上)还有什么好方法谁来分享一下?(教师利用希沃投屏直播学生制作方法)
学生说一说
小结:剪纸纹样有许多是对称图案,我们便可以利用对折剪的方法快速剪出纹样。
三、欣赏探究:剪纸纹样的排列
①师:比赛结束,让我们稍作休息,再来看一段短视频。
生:观看短片。
小结:正因为有了剪纸纹样各种各样的组合变化,所以我们的剪纸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②师:(出示白色花瓶)我这样添加纹样好看吗?如果让你用剪纸纹样来装饰花瓶,你会怎么剪?
请学生上来摆一摆。
师:说说你是怎么组合的(或什么部分适合什么纹样)?
预设:瓶颈比较长适合细长的花卉;瓶身比较大,适合图案复杂的;瓶底比较扁,适合简单的常用纹样组合。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仔细!
小结:花瓶是有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组成。纹样的设计要从事物的外形出发,设计时要注意纹样的疏密对比,保持画面均衡。(教师利用复制功能黏贴出对称的纹样或连续性纹样)
巧折巧剪,创意花瓶剪纸纹样
师:在我校的科技节活动中,有许多同学给百草园捐赠了中草药,但是他们的花盆不够漂亮,有同学尝试“剪纹样”(揭题),装饰了许多漂亮的花瓶!
师:对称的花瓶我们可以对折剪(板书:对称形剪法),矮胖的花瓶,我们怎么对折?高瘦的花瓶我们又可以怎么对折?
学生回答问题。
师:这个花瓶图案不对称应该怎么剪?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不对称的纹样可以找一找组成纹样中的这些单独纹样有没有对称的,再剪一剪。
作业布置:①运用所学的剪纸纹样,装饰一个花瓶。②纹样设计注意疏密有序,结构饱满。(剪完后请把作品贴到长卷上)。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指导过程中发现优秀作品,利用希沃投屏直接投屏到屏幕上。
五、展评、拓展学习
1.自评
长卷展示学生的青花瓷作品,请学生自评。(你的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剪纸纹样?怎么合理装饰的?)
2.互评:
师:(课件展示几组青花瓷剪纸,标有小组序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一分钟,给你们最喜欢的三组作品投票,将鲜花插入到相应的花瓶中。
请学生说说原因:你最喜欢的剪纸作品?作品中哪部分最吸引你?
3.拓展延伸
4.介绍剪花娘子——库淑兰和她的代表作品。
师:这些漂亮的剪纸作品就是由各种剪纸纹样组成的。希望同学们能将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在生活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