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7 19: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通过了解隋唐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方面的新成就。
一.隋朝兴亡
581年
589年
618年
隋朝建立
隋朝统一
隋朝灭亡
开皇之治
洛阳出土的隋朝国家粮仓遗迹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隋朝东都洛阳
隋朝人口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二段归纳一下隋朝兴盛表现以及迅速灭亡的原因?
隋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简要分析隋朝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结束分裂。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结束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完成统一,为封建社会鼎盛奠定基础;
其次,制度创新。建立三省六部制,使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趋于成熟;创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第三,开通运河。京杭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经济交流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历史教训。隋短命而亡,为唐初提供教训促使唐代前期皇帝励精图治;
二.唐朝繁荣
快速通读课本,完善唐朝的大事年表。
618年
唐太宗
875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唐玄宗
改国号周
开元盛世
755
763
907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灭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
忆昔
杜甫
根据唐诗概括唐朝盛世的表现,感受封建盛世繁华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增长,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隋唐与魏晋民族交融相比,它没有魏晋时期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在《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唐朝边疆民族形势图
读课本33页第3段和34页,概括出唐朝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
灭东突厥
灭西突厥,然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统辖
与吐蕃和亲(7世纪)、会盟(9世纪)
唐玄宗封靺鞨族的首领大祚龙为渤海君王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开明的民族政策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该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而敦煌地区的人口也由新旧《唐书?地理志》所载的“户4265,ロ16250”增长为《通典》所载的“户6395,口32234”,人口几乎增长一倍。
通过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唐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
2.有利于祖国边疆开发
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重用魏征、房玄龄等人。唐玄宗则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材料三:隋唐时期继续推行北朝的府兵制,这种寓兵于农的制度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也有效防止了统兵将领兵权过大威胁皇权的现象。
材料四:唐太宗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努力发挥科举制的作用,大兴文治,发展教育。
隋唐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隋唐盛世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②统治者政治上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③统治者经济上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④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对外用兵节制;
⑤文化上,统治者大兴文治,兴学重教;⑥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融合;
⑦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节度使:掌握边镇武力的官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后来其权力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持民政与财赋。节度使盘踞一方,在当时被称为藩镇。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 8万
文武将吏,擅自置署,贡赋不入平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根据材料概括归纳藩镇设立对唐朝统治造成怎样的影响。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中央与地方矛盾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黄巢农民起义
统治者内部矛盾
阶级矛盾
唐的灭亡
五代十国
宋的统一
宏观梳理唐朝的衰败示意图:
五代十国
后梁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1.藩镇割据的局面
2.吐蕃入侵
3.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4.农民起义---黄巢起义
朱温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废唐称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阅读课本35页后三段回答安史之乱后,哪些因素促使唐朝走向灭亡?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2.中华民族大家庭内,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3.从世界来看,我国得以成为当时亚洲东部最强盛的大帝国。
隋唐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局面,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请说说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历史意义?
【思维提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