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交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1 交流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7 20: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交流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设计一个可供交流的研究方案。2.较好地开展一些具体方法的交流实践。
科学知识
1.能够广泛地理解交流的含义。2.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以及可采用的具体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交流的常用方式以及可采用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不同甲虫的特征。


谈话法、演示法、分析指导法、实验法。


观察、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纸。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新课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常识问题。2.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新的问题。在进行研究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课件出示:小白兔运南瓜图片)①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法,下面请组内的陈述人员来汇报一下。②那这些方法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组内交流)③对,刚才我们进行的这一个环节就是“交流”。3.板书课题:交流。二、学新课1.针对刚才的交流,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下面这几个问题。①同学们是否认同你的方案?②他们都提出了哪些意见?③你认为哪些意见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是可行的)④谁提出的意见最多?2.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又是通过什么知道你们小组“小白免运南瓜”的方法的。学生……小结:所以,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语”的形式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这名话有三层意思:①交流是一个过程;②交流通过书面和口语进行;③交流的是自己的观点或实验成果。(用天平实验验证“交流实验成果”)3.交流的方式。大家想想人们在平时是如何进行交流的,他们的交流方式有哪些?小组讨论,记录。汇报:QQ、微信、电话、报纸、图表……小结:从大家的汇报中,我们发现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总而言之,交流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口头语言交流和书面交流。①口头语言的交流方式。A.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特工在敌战区掌握了敌人的一个重要情报,但因敌人盘查严密,情报一时之间无法送出,请同学们帮忙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组内讨论)得出口头语言交流的第一个方法:讨论。B.下面接着看我们的地下特工是怎么做的。他在一个外国的昆虫学家的帮助下,将情报装入了其中的一只昆虫标本中,如果你是我党的地下特工,你会将情报放入哪只甲虫内?小组交流。要求:先确定是哪一只甲虫,再用“我们组要描述的甲虫是________(特点),你们猜到我们小组将情报放在几号甲虫了吗?”来进行陈述。得出口头语言交流的第二个方法:描述。C.下面我们再来看口头语言交流的第三个方法:辩论。课件播放视频《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辩论会。问:正方的观点有道理吗?反方的观战呢?这样的辩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清楚吗?小结:因为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才通过辩论来看它到底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②书面的交流方式。口头语言的交流有三种方式,那书面的交流方式又有哪些呢?课件出示:书面的交流方式有:图表、海报、图画。A.下面我们先来看书面交流方式的第一种:图表。记得前几天,学校领导问我,现在五(2)班有几个同学?上学期有几个同学?这学期转出了几人?转进了几人?五年级哪个班的人数最多?哪个班的人数最少?这么多的问题要一一回答,容易吗?所以我就发了一个统计表和统计图给他。同学们看一下,通过这个“图和表”,我还需要一一回答吗?B.课件出示书面交流方式的第二种:海报。“海报”又叫“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在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闹区、车站、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海报中通常要写清楚活动的性质,活动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内容。海报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形式要简洁美观。C.课件出示书面交流方式的第三种:图画。在四年级上册的《科学》中,有一个关于“加热和冷却”的知识内容,如果用语言来叙述的话,我们会觉得不好讲清楚,如果用图画的话就完全不同了。课件出示热胀冷缩图。四、拓展想一想:科学家在做研究时需不需要进行交流呢?科学家不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时还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进行交流。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六、科学素养训练1.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用什么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2.当与同学在游戏中发生争执时,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3.当爸爸妈妈出差时,我们用什么方式与他们交流?4.在街上我们用什么方式跟陌生人交流?
板书设计
6-1.
交流
讨论
图表口语
描述
书面
海报
辩论
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