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1~3题。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自主探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学具: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周长为30CM的长方形。
教学课时
1课时
集体备课
自主备课
一、自主探学
情景游戏:对口令
(1)同样的面包单价:2元∕个。老师说个数,学生对总价(对口令的同时用黑板展示出下表)。
表1:买同样的面包
买的数量(个)1
2
3
4
5
……
总价(元)
2
4
6
8
10……
教师:面包总价与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反馈:面包的总价与个数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面包个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总价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它们的比值(单价)一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正比例的量所具有的三个特征: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变化有规律③一定的量
(2)共有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学生回答分得的苹果个数。(对口令的同时用黑板展示出下表)
表2: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
小朋友的人数(人)
1
3
5
10……
每个小朋友分得个数(个)
30
10
6
3……
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的个数的乘积都是30;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小朋友的人数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就越少……
提问: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教师:那么这两种量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由游戏入手,复习正比例的有关知识,为学习反比例做好过渡。由复习中的人数与苹果个数的关系,让学生发现它不成正比例,那么到底他们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合作互学
1.感知几种不同的变化规律
(1)(运用黑板设置例1第一个情景,并出示下面的表格)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带领60名游客来到井冈山游览,准备分组活动,提出的分组建议如下表。
表3:60名游客在井冈山游览
每组人数
3
5
6
10
组数
20
12
10
6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每组人数和组数的?
抽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师: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馈:总人数60人没变,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每组的人数在扩大,组数反而缩小……
(2)游览的第一天晚上,导游写了一篇情况总结,要把它存入电脑(黑板出示例1第二个情景图)。
表4:打一篇稿子
每分打字(个)
120
100
75
60
所需时间(分)
25
30
40
50
教师:必须先算出哪个量?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3)第二天,导游将带领这批游客,行一段路程。
表5:行一段路程
已行的路程(km)
1
2
3
4
剩下的路程(km)
19
18
17
15
填这个表时,你是怎样想的?集体订正。
表6:行一段路程
路程(km)
12
20
24
36
时间(时)
3
5
6
9
集体订正。
2.分类区别,概括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把这6张表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教师巡视,听取各小组意见,加强指导。
设计意图:
由例1的学习,抓住A表中哪个量没有变,哪些量变了?B表中两人量是怎样变化的?C表中你还能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出反双例的意义,然后进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关系式
三、分享展学
反馈1:表1,6分一类,表2,3,4,5分一类。
反馈2:表1,6分一类,表2,3,4分一类,表5单独分成一类。
教师:为什么这样分类?
引导学生说出:表1,6成正比例分一类;不成正比例的表2,3,4它们的乘积一定,分成一类;表5是和一定,单独分成一类。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出表2,3,4的共同特征。
1:每个表中的两种量都相关联。(板书:相关联)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从变化规律上看,表2中,人数越多,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少,人数越少,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多。
4:表3中,每组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表4中,每分打字的个数越少,所需要的时间反而越多……
教师简单概括: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板书:反)
5: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板书:积)
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表2,3,4中,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3)概括得出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得出: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这是你们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那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举例
抽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学生:路程一定,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学生:砖的总块数一定,每次搬的块数与搬的次数。
学生:大米的总质量一定,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质量。
……
5.区分
表5中,一段路程20km一定时,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比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虽然这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而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而不是商一定或积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四、优化练学
1.完成第49页课堂活动1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第1题的要求。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看了题目后的想法?
反馈:用24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应该有很多种拼法;拼出来的长方形可能会有不同的形状;长和宽是否成反比例必须要填表后观察才能得出。
教师:看来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下面我把拼和填表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亲自动手试一试,看到底有什么结果?
学生独立活动,教师参与其中,然后教师再展示出学生所填表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认真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表中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长和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宽扩大几倍时,长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长×宽=长方形的面积(24cm2一定),所以在上表中,长和宽成反比例。
2.完成第49页课堂活动2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当宽一定时,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什么比例?展示所填表格,然后抽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及其理由。
3.完成50页课堂活动3题
分组合作:要求将小组内每人制作的一个周长为30cm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填入表中,再观察讨论,你认为在上表中,长和宽成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再汇报交流: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不成比例
五:多元评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反比例的意义
表2,3,4的共同特征:相关联
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
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三1~3题,主要抓住正比例的本质属性“商一定”,反比例的本质属性“积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