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剪纸娃娃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
2、
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
3、
用纸材剪出对称的娃娃形象。
过程与方法:
1、
在欣赏中感受民间剪纸的情趣,即有趣的造型、有趣的做法(对称)、有趣的图案;
2、
在“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试一试”的活动中掌握“对称”和“有趣的图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
在动手尝试中大胆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民间剪纸欣赏,激发出对传承民间艺术的兴趣;
2、
通过掌握有效的制作方法,感受剪纸制作的乐趣;
3、
通过展示课堂习作,与同学共享资源、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剪纸作品的趣味性,学习运用制作人物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运用对称剪纸的制作方法剪出娃娃外形;
2、作品中纹饰的剪制方法;
3、对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进行评述。
【教学准备】
范作、ppt、剪刀、各种色纸、张贴底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时间估算
引入
1、播放剪纸视频《江南》。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有趣的剪纸娃娃2、用趣味性的文字书写表达形式点燃学生对形象“趣”的表达兴趣。导词:找一找文字里哪里有趣?是怎样表达的?高、矮、胖、瘦、象眼睛、象嘴巴(嘴巴什么样?)……
1、从视频中中感受剪纸的趣味性。2、对“趣”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趣“引入
2分钟
讲授新课,初步学习剪纸制作基本方法。
1、组织学生做有趣的动作、有趣的表情,籍此帮助学生构思下一步剪纸娃娃的形象设计。几个层次的深入:
做对称的动作
做好玩的对称动作
做夸张的对称动作加上表情加上夸张的表情(互相看看)2、点出剪纸娃娃的形象来自生活,经过老师的示范,传授制作对称人物剪纸折叠、表达简直人物动作、外形的方法。(1)对折纸张(2)定中线点(3)画人物动作、外形线稿(4)剪下外形
1、在游戏中逐渐深入,构思剪纸人物形象。2、观察老师示范,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方法。(1)对折纸张做对折剪纸(2)定中线点不偏离中轴线(3)画人物动作、外形线稿,注意形象表达生动有趣。(4)剪下外形成功一半。
在观察和实践活动中获得兴趣和知识。(有趣的剪纸外形)
5分钟
作业实践提升
1、组织学生试剪剪纸人物外形。2、比对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剪纸外形习作和其他民间剪纸娃娃作品,进一步感受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的运用手法,探究提升剪纸语言运用能力。2、随机选学生当小老师,和老师合作解决纹饰剪制问题。(1)纹饰分布位置,可以在中线,也可以在两旁。(2)剪纸纹饰方法主要使用对折纸张落剪的方式,在那里设计纹饰就在那里折纸落剪。(3)剪纸娃娃可运用了“点、线、面”等形象进行装饰设计。
2、试剪剪纸人物外形,感受剪纸乐趣。1、比对欣赏、,进一步感受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的运用方式,尤其是月牙纹和锯齿纹的运用。激发进一步提升剪纸语言表达能力。2、探究纹饰分布设计的规律。3、探究剪纸纹饰落剪方法。4、当一回老师的老师,感受师授者的自豪感。
在观察和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剪纸制作方法,在作品提升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有趣的剪纸纹饰)
9分钟
实践与展示
1、组织设计创作有趣的剪纸娃娃,提出作业要求(学习任务单):(1)运用夸张可爱的形象剪一个对称的剪纸娃娃;(2)剪纸上能运用有寓意纹样;(3)找一个爱心,把剪纸娃娃进行粘贴和展示。2、巡视指导。3、搭建展示区域,展示学生作品。
1、在实践中剪制提升自己的剪纸作品。2、把自己作品展示在展板上。
给予充足的实践时间,完成相对完整的制作。
15分钟
评价、分享、总结
1、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评价目标:(1)剪出对称的剪纸娃娃;(2)形象运用夸张可爱,与众不同;(3)剪纸上能运用有寓意纹样,使用纹样带有目的性。2、拓展剪纸的运用,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下课。
欣赏、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1、比一比、说一说:我的剪纸娃娃美在哪里?2、比一比、说一说:别人的剪纸娃娃美在哪里?
在比较评价中找寻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美,增强自信。
6分钟
1、播放课件2、欣赏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刘海戏金蟾3、向学生讲解作品中意境想一想、说一说:“吉祥物”有什么作用想一想与“吉”同音的字和图象。找一找、说一说:1、
抓髻娃娃中有与“吉”字同音的图象吗?2、
这张民间剪纸想告诉我们什么?(激发兴趣与文化传承情感)3、
你喜欢这张“抓髻娃娃”吗?为什么?它美在哪里?
在欣赏、比较中探究作品的形式美。找一找、说一说:1、《抓髻娃娃》和《刘海撒金钱》的娃娃形象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2、它们各用什么图象表现“吉”?3、自己喜欢哪一幅?说说为什么?
帮助学生对民间剪纸的趣味性建立印象。(有趣的剪纸形象)
板书设计
有趣的剪纸娃娃
对称(作品展示区域)
投影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