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数学材料汇报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中考数学材料汇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5-31 11: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7张PPT)
2011年中考数学材料汇报
中考的命题人是谁:
高中教师
中考的题目来源:
1.沪科教材课本;
2.上几年的安徽省中考试题;
3.其他身份上一年中考题的演变.
中考出试卷时间:
每年的五月份
对我省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认识
对我省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认识
对我省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认识
对我省近几年中考试题的认识
分析上表可知,2008、2009、2010年的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完全依据《学业考试数学纲要》进行命题。从考查的知识点上看,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方面,还是在解答题方面都有很强的继承性。
(1)数与代数中,实数的相关运算、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应用一、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几乎是必考内容,科学记数法、因式分解、分式方程、解不等式(组)、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等则是考查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方程的应用的考查,越来越普遍。
(2)空间与图形中,三视图、图形的变换、解直角三角形(或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几乎是必考内容。其他如: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圆等,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圆,近两年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主要集中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弧长的计算、切线的相关性质等方面。
(3)统计与概率中,考查的主要内容则是利用列举法求概率,统计图(表)信息识别及应用。
4.2008—2010年考查内容的变化
(1)部分考查点的题型与分值有所调整。规律探索题由2008年和2009年在解答题中考查,调整为2010年在选择题中考查,分值由8分减为4分;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概率与统计部分的试题由往年的2道题减少为1道;填空题中增设了一道条件开放性试题,此考点在安徽近年中考中未考查过,在复习中应引起重视。
(2)对数形结合的问题和表格信息题的考查有所增加,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如2010年第10题,根据题干要求找符合题目要求的函数图像;第21题、第22题,都是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相关计算,这种以文字和表格相结合的题干,使题干条件明了,降低了试题难度性。
(3)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有所增加。2010年试卷的第9、14、18、20、23题都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也使试卷具有恰当的区分度,符合中考试题具有部分选拔功能的要求。
结论:
与2009年相比较,更赞成2010年的题目,2009年的题目存在超纲现象,2010年的题目皆大欢喜,听不到骂声,命题人和主管部门心里舒服;
2009年的题目更具有研究价值,每一题都是好题,但是加起来适得其反;
作为毕业考试,2010年的题目恰到好处,但是作为升学选拔,题目欠缺,没有一题可以真正作为压轴题,也是安徽省最近几年唯一没有使人感觉眼前一亮;
2011年要延续2010年的基本模式,但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可能增加难度,但是会比2009年的题目简单。
二、案例分析话题源
1.来源于教材的演变
纵观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每年都会有一些题型来源于教材原题的变形,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灵活。如
很显然纵然沪科版教材存在许多缺憾,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这本教材呢,我们安徽省的中考题来源于沪科版,为什么不来源于北师大版或者其他版本呢?我想沪科版是我们安徽省的自己人编的,在一定形式上,要抵制“日货”,支持“本土产业”。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我们的教科书,不能掉以轻心。当然,里面也确实存在很多有价值的题目。
2.来源于考题自身的演变
研究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可以看出安徽试题的命制在细节上有一定的继承性,2010年试卷中有部分试题是从2009年或2008年的相应试题演变而来的。与原题相比,有些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同,但题目意境不同;有的是意境相同,但考查的知识点不同,且考查形式比原题更加灵活。
这也是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前几年的题目,师校长和汪组长也反复强调过这个问题。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中考可以改革,但是不能改的面目全非,要不然会遭大家的一致反对甚至是指责和骂声。我想哪个出题专家也不会在这方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要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具统计安徽省的中考题几乎有50%的题目都和现实生活相关,如果不在这个方面加强,可能我们的学生会在考试中吃亏。比如我们现在说的打折销售问题,最初在考试卷上出现时学生根本不理解,还以为打九折比打八折更便宜呢。
我们不但要研究安徽省的中考题,还要研究其他省份的中考题,特别是其他省份,一些使我们眼前一亮的题目。不能因为领导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才去做,即使领导不要求,我们也要这么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别人比更具优势。
特别提醒:
对于本块内容有效数字已经淡化;
预计2011年本块的分数在12到13分之间;
大家要注意常考的题目,和循环出的题目。
提醒:
10年不考的题目,11年不一定不考;
预计11年整式与分式的分数为8到9分。
提醒:
在本块知识点不要盲目加大难度,特别是分母有理化,只要学生了解,知道就可以了
提醒:
老师解题时以本质解法为主,特别是分式方程不提倡通分移向,使得分子为零;
预计2011年方程的分数为12分左右
最近几年在应用题中要注意增长率问题,利润问题,浓度等问题。
提醒: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内容与高中的知识紧密相连;
解不等数组并在数轴上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
预计11年分值为4分;
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已经淡化。
提醒:
11年一次函数大概为10分左右;
反比例函数为4分左右,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其他题目的综合题。
提醒:
由于本部分内用是高中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因该注意该知识点的性质和应用;
预计2011年为14分左右。
提醒:
虽然平行线比较简单为什么,每年还要考它呢?整式因为平行线公里引起的几何变革,价值作用很大,可以说没有平行线就没有几何的发展,题目虽然简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它的存在。
提醒:
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这两个定理。
提醒:
高中是初中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的延续,特别是高中的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本节一定考到,但是题目不是很难。
注意:
注意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之间的联系,应该说越是所占得部分小,考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提醒:
等腰梯形已经淡化
提醒:
注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及应用。
提醒:
三视图必考,但题目难度不大;
三视图与几何体多关注。
提醒:
在直角坐标系中,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旋转,位似图形。
提醒:
关注相似形,重点考察对象,并且关注基本图形如A型,X型,共角型,母子型。
提醒:
会选择恰当的抽样方式,理解各个统计量的含义;
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
关注学生读统计信息的能力;
提醒:
会列树状图和列表法(6×6格)求概率
关注统计与概率,方程,不等式,函数,几何等知识点相融性题目。
提醒:
预计2011年为8分
关注:
增加的内容
中考第14题现象
细节:如一个分式方程的解是X=3,不能说成X=3是该方程的解;再如:分式化简的结果为2a,某考生说把a=2代入原方程得原式=4,要扣一分;如果说当a=2,原式=2×2=4,则不扣分;
对于中考题代数关注的是运算,而几何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
在有些题目中如果先问后说明理由,考生在解答题时不能先给予证明,在回答问题;
中考的试卷可能微调,选择题不变,很可能是填空题,但题目不会减少;
由于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比较差,大家一定关注学生的双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误区:
1.偏离课本,忽视基础
2.训练分量过重,分析讲评不足
3.复习就是做题,丧失应用能力
合肥市教研所建议:
初一,初二的老师把初一初二课本的信息提供给初三老师
注意《新课标》的变化
特别提醒我校:
现在我们使用的是《老课标》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