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BS)
第3课时 星星合唱队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优化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育才小学举行了庆祝活动,老师带来了他们表演节目时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这是“星星合唱队”的队员们正在排练节目的照片。
二、新知探究
1.看一看,估一估。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1: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生2: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疑问:“这个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再班内汇报。
(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了。
(2)新加入的人数比离开的人数多,所以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了。
师:谢谢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合唱队的人数比原来多了呀!
2.数一数,学一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提出问题并列式。
师:通过这张照片,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你列式的理由。
学生列式,教师提炼:52-9+15
(2)探究计算方法。
师:在算式“52-9+15”中,有哪些计算呢?又应该怎样计算的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方法一:新加入的人数减去毕业的人数,就是净增的人数,原来的人数加上净增的人数,就是合唱队现在的人数。
15-9=6(人) 52+6=58(人)
方法二:原来的人数减去毕业的人数,再加上新加入的人数,即为合唱队现在的人数。
52-9+15=58(人)
·
5 2
-
9
4 3
4 3
+ 1 5
5 8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纠正。
3.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淘气今天8岁,阿姨呢?
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再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页第1、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加减混合运算按什么顺序计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运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交流与展示自主化、多样化,既可以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又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组合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摆、动脑想、动手写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