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普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4.2实验探究: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绵阳市普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4.2实验探究: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8 05: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实验探究: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出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
挡住了和、的像.如图所示,
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表示经过大头针和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交于点,
表示法线.
①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的入射角和折射角______;
②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和表示)
③在做“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实验中,图中所示直线、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两个界面.两位同学选择的器材操作如下:
A.甲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面与后,将玻璃砖垂直于方向沿纸面向平移了少许,其它操作正确
B.乙同学在白纸上画、两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小些,其它操作正确
甲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乙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④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及、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
C.
、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
2.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实验时: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和cd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界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所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4.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1)光线由一种介质Ⅰ射向另一种介质Ⅱ时,若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则光线________.
A.若进入介质Ⅱ中,传播速度一定改变
B.若进入介质Ⅱ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一定能进入介质Ⅱ中传播
D.不一定能进入介质Ⅱ中传播
(2)如图所示,平面MN是介质与真空的交界面,介质中有一点A,真空中有一点B,P是A、B连线与界面的交点,如果A点发出的一束激光,射到界面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进入真空后经过B点.则Q点在P点的________
(填“左侧”或“右侧”).
(3)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砖,如右图所示,有一束光射到界面a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界面ab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B.光传播至界面cd后,有可能不从界面cd射出
C.光射到界面ab后,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D.光传播至界面cd后,一定会从界面cd射出
6.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坐标纸上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虚线为以入射点O为圆心做出的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实验插针的步骤如下:
A.在表示入射光线的AO上插上大头针P1、P2;
B.通过玻璃砖观察P2、P1,调整视线,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
C.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P3、P4,记下P3、P4的位置.
这位同学在操作中有什么重要疏漏?_____.
(2)以通过P1、P2的直线与玻璃砖的交点O为圆心,以某一适当长度R为半径画圆,与OA交与P,与OO′的延长线交与Q,如图所示,从P和Q分别作玻璃砖界面的法线NN′的垂线,图中P′和Q′分别为垂足,用刻度尺量得PP′=45mm,QQ′=30mm,求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
8.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一块两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以下是几个主要操作步骤:
a.在平木板上固定白纸,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
b.用笔沿玻璃砖的边缘画界面AAˊ和BBˊ(如图甲所示);
c.在AAˊ上方竖直插针P1、P2;
d.在BBˊ下方竖直插针P3、P4,使P1、P2、P3、P4在一条直线上如甲图;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步骤的字母代号).
(2)在改正了错误操作,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和作图后,该同学做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P1P2垂直AAˊ,测量出了θ、β的角度,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n=

9.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
(1)如图所示,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过程中,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B的像把A的像档住.如果在眼睛这一侧再插第三个大头针C,应使它把_________挡住,插第四个大头针D,使它把_________________档住,那么后两个大头针就确定了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
(2)某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出的n值将________.(偏大、不变或偏小)
10.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其中一个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出与另一长边对齐的直线bb′
B.
在白纸上画一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点,作过O的垂线MN。
C.画出线段AO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根大头针
D.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γ,并查表查出其正弦值sini和sinγ
E.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挡住;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P1的像;再插上大头针P4,挡住P3及P2、P1的像。
F.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定经玻璃砖的出射光线O/P3及出射点O/;连接O及O/的线段OO/。
G.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比值
,并取平均值。
(1)将上述实验步骤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排列,并将步骤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写入以下横线上:_______
(2)、几位同学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图示直线aa′、bb′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玻璃的两个界面.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甲同学选定的玻璃两个光学面aa′、bb′不平行,其它操作正确.
B.乙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aa′、bb′后,将玻璃砖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其它操作正确.
C.丙同学在白纸上画aa′、bb′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界面的间距稍微宽些,其它操作正确.
上述几位同学的操作,对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参考答案
1.
(1)如图;
(2);
(3)不变;
偏大;
(4)ABD.
【解析】(1)如图;
(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3)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如图中1所示,由于所作的玻璃砖分界线不是实际的分界线,测出的折射角与正确操作时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所作玻璃砖分界线、两界面的间距小于平行玻璃砖两界面的间距时,由几何知识得到测出的折射角小于正确操作时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
(4)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所以、
及、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故A正确,C
错;
入射角
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故B正确;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D正确.故选ABD.
2.不变 
偏小
不受影响或不变
【解析】
(1)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原理是折射定律,如图甲所示,实线表示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作图光路图,由图看出,画图时的入射角、折射角与实际的入射角、折射角相等,由折射定律可知,测出的折射率没有变化.即测出的n值将不变.
(2)乙同学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但在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出射点分别确定在ab、cd上,如图乙,实线表示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乙同学画图时光路图,入射角测量没有误差,而折射角偏大,则根据折射定律得知,测出的折射率n将偏小.
(3)丙同学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在操作时和作图时均无失误,入射角与折射角没有误差,故测出的n值将不变.
3.
光学
d
e
【解析】试题分析: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连接dc、ec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小;对于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ec连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误差小.参照下图:
考点:计算折射率实验
【名师点睛】光的折射是高考重要的选考点,应加以重视.图象问题首先要三看:看物理量、看单位、看初坐标,然后再看斜率,看变化
4.不变
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甲图可看出,如果整个玻璃砖平移,测得的折射角是不变的,算得的折射率也不受影响的;由乙图可看出如果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则测得的折射角将变大,算得的折射率将减小.
考点:插针法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5.
AD
左侧
CD
【解析】(1)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折射率不同,则传播速度大小不等,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比如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故A正确,B错误.若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会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光路图,所以Q点在P点的左侧.
(3)产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可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砖时,不会产生光的全反射现象,无论入射角多大,光都能从界面ab进入玻璃砖.故A错误,C正确.由于ab与cd两个表面平行,根据几何知识得知,光线在ab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在cd面上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从界面cd射出,故B错误,D正确.
故选CD.
6.1.5
2.0×108
【解析】
(1)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2)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7.插针时应使P3挡住P2、P1的像,P4挡住P3、P2、P1的像
1.5
【解析】
(1)这位同学在操作中的重要疏漏是:插针时应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1、P2、P3的像.
(2)设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
根据数学知识得:
则折射率为:
8.(1)b、d;(2)
【解析】
由下面的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的步骤可知,b、d错;
由光的折射定律
【点睛】
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的记忆口诀
铺纸画线定边缘,然后放上玻璃砖,两针决定入射光,两像四针成一线.去砖再做光路图,入射折射和法线,数据处理方法多,折射定律单位圆,实验测得折射率,减小误差是关键.
9.(1)A、B的像同时
AB的像及C
(2)变小
【解析】
(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过程中,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B把A档住.如果在眼睛这一侧再插第三个大头针C,应使它把A、B的像挡住,插第四个大头针D,使它把A、B的像和C挡住,那么后两个大头针就确定了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
(2)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但在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出射点分别确定在ab、cd上,如图,实线表示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乙同学画图时光路图,入射角测量没有误差,而折射角偏大,则根据折射定律得知,测出的折射率n将偏小.
点睛:本题首先要懂得实验的原理:折射定律,其次要会用作图法分析入射角、折射角的误差,再分析折射率的误差.
10.
BACEFDG
AB
【解析】(1)上述实验步骤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是:BACEFDG.
(2)A.甲同学选定的玻璃两个光学面aa′、bb′不平行,其它操作正确.根据折射定律
得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故A正确;
B.如下左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折射定律得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故B正确
C、如下右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可见,入射角没有变化,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则由得,折射率测量值偏小;
故选AB.
点睛:对于实验误差,要紧扣实验原理,用作图法,确定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误差,即可分析折射率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