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象形文字的联想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象形文字的联想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8 07: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象形文字的联想

题:
象形文字的联想
课时:
1课时



域: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感知象形文字。⑵了解象形文字描摹实物的特点。⑶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进行装饰画面。2、过程与方法⑴在“火眼金睛”活动中,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实物的特点。⑵在欣赏讨论中,了解文字与画面结合的描摹实物的特点,感受人类想象,创造的能力。⑶在尝试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培养想象、创新能力。⑵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形象思维能力。⑶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⑴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⑵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组合和重复方法来表现画面。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象形文字的课件,象形文字的示范画,板书卡片,绘画工具:画笔、调色盒、袋子、盒子、牛皮纸、颜料、水桶、抹布。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1,游戏一:我画你猜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小游戏,想不想一起玩?那我们马上来玩第一个游戏——“我画你猜”。2、学生看岩画,了解象形文字的来历。
1、学生进行猜图游戏活动。2、学生看岩画,了解象形文字的来历。
1,学生进行猜图游戏,激发学生对象形文字产生兴趣。2、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以及岩画和文字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二、新课——象形文字的联想1、学生进行“火眼金睛”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从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1)游戏规则是:观看把象形文字编成的一个故事,把藏在故事里的象形文字找出来,我们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雪亮。准备好了吗,好,开始。(播放视频)(2)现在请同学来回忆一下影片中出现了哪些象形文字?马













鱼师:这些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文字一样吗?你们是怎么认出这些字来的?比如“象”字(3)小结:原来象形文字有描摹实物的特点,也就是说和实物很像。2、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欣赏,展开丰富的想象。(1)
组合的绘画方法师:刚才小朋友们用火眼金睛从影片中找出了这么多的象形字,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画,里面同样藏着象形字,这是什么字呢?(出示范画)小结:这幅画运用多少个象形字啊?把这些象形文字组合成一个画面的这种方法是叫?(组合)(2)重复的绘画方法选择一个或多个象形文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复书写,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4、欣赏优秀作品。
1、学生进行“火眼金睛”的游戏,并大胆讲述对象形文字特点的看法。2,学生回忆影片中出现了的象形文字。3,学生欣赏教师示范,展开丰富的想象。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解决重点:1、采用游戏激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象形文字的兴趣,从而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2、通过演示趣味性冲击力极强的视觉形象课件,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3、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欣赏绘画,表现象形文字的意象美。解决难点:1、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重复、组合、变形等方法装饰象形文字。2、学生探讨作业的表现方法。
三,课堂作业
三、奇思妙想。1、引导学生谈创作构思,并创作。
1、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学生在参与尝试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画面。
四,总结
四、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谈创作感受,学生互评。2,教师点评。
1、欣赏学生展示的作品,交流感受。2、学生互评自评。
1,通过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分享学习的快乐。
五,课外拓展:
五.知识拓展、总结提炼:1,出示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2,观看新闻。3,总结。
学生回答。
1、学生感知象形文字与生活中的关系。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人文艺术的熏陶。
板书设计
象形文字的联想
组合
重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