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心卡?
教材分析
《我的爱心卡》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科书中有三个内容:表达爱心的时机与形式;爱心卡的外形以及装饰方法,材料的探究;根据祝福的内容选择贺卡表现的形式。通过对爱心卡制作中创意方法的探索,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创造有新意的贺卡;通过爱心卡的赠送活动,向长辈或朋友表达祝福。本节课的设计以感情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带有情感地认识爱心形状,了解爱心符号,并运用爱心元素设计,制作爱心卡。由学生对亲人,长辈的情感,延伸到对祖国的爱。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堂活动,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身边的材料,去设计,去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绘画手工有这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初步的画面构思和表现。《我的爱心卡》以绘画和剪贴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通过赠送爱心卡活动,引发学生心中的真、善、美德情感。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爱心卡的含义和作用,学习爱心贺卡的制作方
法,感受爱心的造型美。
初步感知丰富色彩的搭配和情感表现,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通过绘画与剪贴活动,带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及制作,激发创造美的愿
望。从对亲人、师长、朋友的爱升华到对祖国的爱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绘画与剪贴的方法制作爱心卡。并启发学生从对亲人、师长、朋友的爱升华到对祖国的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想象,将爱心卡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能表达对他人的感谢与祝福。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
七、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由认识卡通人物爱心宝宝引出图片。
1、我校师生为五7班患重病的陈柱同学爱心捐款。
2、我校师生为汶川地震灾区爱心捐款。
3、我校师生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进行爱心捐款。
你愿意为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吗(加上手势比划爱心)?引导全体同学用手势比划爱心,用肢体比划爱心。
(2)、揭示课题《我的爱心卡》
探究新知
、欣赏爱心卡
欣赏一
设问一:在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形状?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活动:欣赏并发现“爱心”,了解制作材料和方法。
师小结:点、线、面。
欣赏二
学生活动:欣赏并了解制作材料,小结制作方法。
贴、剪、卷、画、折、撕、穿插、刻等方法。
欣赏三
设问:一张完整的爱心卡,有些什么?
在学生交流后,总结出文字。
板书:
构成要素、图案、文字。(1)要写给谁。(2)要写什么话。(3)自己的名字。(4)日期。
欣赏小结,并引出爱心卡的制作材料和方法还有很多,如果
用废弃材料做爱心卡及环保有节约。
、帮助爱心宝宝解决疑问。
1、怎样剪一个爱心?
尝试用剪刀、纸张剪出一颗爱心。
(重点纠错)强调折整齐,画规范(在纸的连接处画半颗爱心),沿线剪。提醒学生可以运用剪出的爱心装饰爱心卡。
教师小结并示范:
(1)准备一张彩纸。
(2)把纸对折。
(3)在纸的连接处画半颗爱心。
(4)沿着轮廓剪下来。
(5)展开。
颜色和装饰怎样搭配才漂亮?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对比色、渐变色,和冷暖色,并掌握剪贴和绘画的表现手法。并启发学生大胆创造,作品与众不同,别出心裁。
爱心卡送给谁?写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交流与分享。
通过谈话,感受家人、朋友、师长等他人对自己的关心
和爱护。
小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的关心,我们可以用传递爱
心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三)、实践活动
创作要求——爱心卡的制作:
1.构思爱心卡的内容;
2.用你喜欢的方式制作爱心卡;
3.写上祝福的话。
教师活动:
辅导要点:爱心形状在卡片上的创意表现。
师生活动:
学生创作,教师从旁辅导。
(四)、欣赏交流、
1.教师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设计的爱心卡;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位同学设计的爱心卡,并说明理由。
2.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爱心卡设计做总体评价,表扬优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爱心卡,让学生猜猜送给谁?
情感教育:
1、欣赏教师制作的爱心卡,送给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送给为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的军人,送给镇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人。
2、介绍为保卫人民财产安全,在2019年3月31日凉特大森林火灾中牺牲的英雄,向灭火英雄致敬!
3、你的爱心卡还想送给谁?
全课总结。
201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