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剪纹样
一、教材分析
《剪纹样》属于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10册第4课的内容,全课为1课时,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纹样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法,着重于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本课主要学习锯齿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纹等剪纸中常见的纹样,使学生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纹样的美。同时,让学生了解剪纸纹样的设计和表现方法以及学习剪纸的构成形式:均衡或对称式。通过剪纹样,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发展了学生的造型、构图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通过三、四年级的剪纸学习,对剪纸已经不陌生了,剪刀运用较为熟练,也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但用相对陌生的剪纸语言来表现事物,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从剪纸当中常见的纹样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了解基本的剪纸纹样后,再通过教师示范尝试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剪纸纹样装饰生活中的事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其教学目的不仅是学习和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更在于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加强以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剪纸纹样特点以及剪纹样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的纹样装饰剪纸作品生活中的事物。
2.欣赏、分析剪纸作品,分析纹样的种类,尝试通过折、剪、刻等方法,将剪纸纹样进行组合、装饰。
3.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剪常见的剪纸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图案本身特点的纹样进行剪纸创作。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第1课时)
1.教具范作
课件
示范用具
2.学具剪刀
刻刀
蜡光纸
垫板
胶水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欣赏解析(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活动)1.语言创设情境,教师运用对折剪的方法,演示剪一朵花。
(学生活动)2.带着悬念,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提问:猜老师剪出了什么?
3.简单介绍剪纸艺术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剪纸艺术的纹样设计多简练概括、夸张传神,善用比喻、寓意谐音。剪纸的形式较多地用在刺绣和贴花的底样上。
4.感受南北方剪纸中纹样的不同表现
小结: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纹样设计以大块面为主;南方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纹样设计丰富、细腻。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一语道破了南北剪纸的风格特点。
5.揭示课题——剪纹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如何剪纸进行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了解剪纸作品在生活中的运用(预计用时2分钟)
1.提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剪纸?
2.追问:剪纸纹样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3.剪纸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欣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剪纸纹样的样式,认知剪纸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来源于生活。
(三)学习剪纸纹样(预计用时10分钟)
1.出示剪纸作品
提问:作品中都有哪些形状的剪纸纹样?
A.圆点纹、柳叶纹、月牙纹、锯齿纹、水滴纹、漩涡纹。
B.学生尝试剪几个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剪纸作品中我们常运用到的单个的剪纸纹样。还有像花朵纹样、云水纹在剪纸中也起着重要的点缀和装饰作用,此外还有太阳、山峰、小草等是剪纸中常用的补空纹样,可以用来活跃画面气氛。
2.提问:这些纹样都是单个的出现在作品中的吗?
A.单个纹样组合
B.多种纹样组合
C.学生尝试设计组合纹样
教师小结:正因为有了剪纸纹样各种各样的组合变化,所以我们的剪纸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自主发现基本的几种剪纸纹样,并尝试剪一剪,加强对纹样的认识,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由单个纹样向组合纹样进行深入,对课本已有剪纸纹样进行适当的扩充。
(四)探究纹样底稿(预计用时5分钟)
1.图片对比,哪张作品的纹样更合适?
A.有序排列
B.随意安排
2.根据外形,设计适合的纹样(复习《适合纹样》知识点)
A.纹样设计要注意疏密对比,保持画面均衡
B.学生铅笔画稿
【设计意图】利用作品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剪纸纹样的设计是有目的的,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有很多变化的。此环节可以解决学生画稿下笔难的问题。
(五)寻求剪纸方法(预计用时2分钟)
1.
根据外形寻求适当的剪法
A.
对称形剪法(学生示范)
B.
均衡形剪法(学生示范)
2.学生针对自己的画稿,提出如何剪的问题(师生合作示范)
【设计意图】剪纸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折、剪、刻。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的剪法。同时让学生进行示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进行质疑,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六)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预计用时14分钟)
1.要求:A.运用所学的剪纸纹样,装饰图案,使作品更美观适合。
B.剪的时候注意画面线条流畅,结构饱满。
2.指导过程中发现优秀作品及时表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生作业时,教师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以鼓励为主。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个别现象,当场点拨,个别辅导,一旦发现普遍问题,应立即在全班进行讲解和纠正。
(七)学生作业展评(预计用时3分钟)
1.学生自评
提问:你在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剪纸纹样,它们分别装饰了物品的哪些部分?
2.学生互评
提问:你最喜欢哪件剪纸作品,作品中的哪部分很吸引你?
3.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话,内化知识和技能,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八)拓展延伸(预计用时1分钟)
1.介绍剪花娘子——库淑兰和她的代表作品。这些漂亮的剪纸作品就是由各种剪纸纹样组成的。
2.剪纸作品在生活中的运用。
希望同学们能将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在生活中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八、菜单式教学建议
(一)导入环节
1.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示范对称剪纸,请学生回忆并复习对折的剪纸方法。
(二)
实施环节
1.
从生活中的剪纸作品出发,让学生感知剪纸作品就在我们的身边。
2.
通过图片对比、学生讨论、自我实践等方法学习剪纸纹样,探究剪纸的方法。
(三)作业环节
1.
为了提高上课效率,可以在课前制作好一些相关的剪影剪纸作品。
2.
设计梯度作业,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
(四)作业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本课作业以学生掌握剪纸的一般步骤,了解并学会剪常见的剪纸纹样为主,鼓励学生在创作剪纸纹样时要做到适合图案本身特点,剪的线条流畅。
(五)课后拓展
通过剪纸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以及剪纸作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九、相关资料:
剪纸种类
由于各人的观点合乎依据不同,剪纸的分类也不同。例如有人认为用刀刻出来的不叫剪纸,而应该称为刻纸;但是有人却认为追本溯源,古代的剪纸也是剪镂刀刻的,何况剪也有“绞刀”之别称,为何刀刻就不能称为剪纸呢?事实上,剪镂刀刻的痕迹确有差异,其应用的技法也有难易之分,因此,世人认为刀剪并用的作品可统称为剪纸,而纯刀刻的作品可称为刻纸,于是剪纸分类上就有剪纸、刻纸之分了。
剪纸艺术以纹样分类
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剪纸艺术以寓意分类,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以用纸及制作分类,可分为二类八种:
第一类:单色剪纸。又细分为:
(1)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字型。
(2)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
第二类:复色剪纸,又称为彩色剪纸。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拼贴成图;或以白纸
(?http:?/??/?baike.baidu.com?/?item?/?%E7%99%BD%E7%BA%B8"
\t
"_blank?)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种颜色;或先剪成主版,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色。又细分为:
(1)衬色类,先用单色剪纸的方法剪做成图,再以彩纸为衬。
(2)套色类,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将画稿所需的各色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沿稿线以次剪成,择取一张为主版,贴裱在衬底上,再将其余的部分添贴在主版之上。
(3)拼色类,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或见各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衬纸上。
(4)染色类,即用易于浸渍的白纸或浅色纸剪成各种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颜色;或先将纸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类,即先用黑色纸或深色纸剪出主版,裱贴在白纸
(?http:?/??/?baike.baidu.com?/?item?/?%E7%99%BD%E7%BA%B8"
\t
"_blank?)上,再依稿填涂各种颜色;或用白纸剪成主题形象,裱贴后再填染所需颜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
(6)磁性剪纸
(?http:?/??/?baike.baidu.com?/?item?/?%E7%A3%81%E6%80%A7%E5%89%AA%E7%BA%B8"
\t
"_blank?),磁性剪纸在工艺上有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之分,手工剪纸又有剪和刻之分。
十、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