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学重点是初步感受文言文的写作特点,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可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采用古今版本的文字进行朗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异同中发现文言文意蕴丰富、文字精练的特点。切记不要追求逐字逐句的翻译,更不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
课文围绕“司马光砸瓮”这一核心事件,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瓮的起因、经过、结果。更为精妙的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的场景;“跌”“没”展现了一儿失足落入水中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这一系列动词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当时的情况,更突显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课本上的插图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
针对这一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的阅读训练要素,本课还需以多读多背诵为主,默读训练与思考问题恰当结合即可。如在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边默读边思考每句话所讲的意思以及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边展开想象,说一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带着问题默读,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司、跌”等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的方式会写“司、庭”等生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通过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理清故事内容,领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5.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通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能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清故事内容,领悟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通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圈画出生字词。对于本文中的动词,可以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猜测词语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做做动作,在行为体验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本文的“瓮”字虽然属于随文注音字,但一定要结合注释和课文插图让学生认识“瓮”为何物。只有认识了这个物体,学生才能进一步想象司马光持石击瓮的场景。
2.朗读默读
教学文言文,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示范读、带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展示读,逐步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通过抓问题来领悟品质
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特点,要借助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自然领悟。对品质的理解需要抓住三个问题:①情况危急。想象一儿“没水中”是怎样紧急的一个情况;②将司马光与“众皆弃去”的小伙伴进行对比;③分析司马光选择“持石击瓮”方法的原因,思考是否还能选择其他的方法。通过分析以上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感悟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4.练讲故事
可以借助注释讲故事,这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难点,不但要对故事内容基本了解,还要能够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来串联故事,对口语表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讲故事前,注意提醒学生要按一定顺序进行讲述。利用插图讲故事,图文结合,看图猜文,读懂句子,找出相应的课文插图,让孩子看图说句,如出示第一幅图,请孩子观察后找出对应的句子,接着结合图意,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最后串联起对这个故事的讲解。
5.通过对比,理解文言文特点
借助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朗读、理解并体会词句,将本文和其他课文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教师还可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搜集司马光砸瓮的图片和司马光的相关资料。
2.借助注释读文言文,能把文言文读通顺,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司、跌”等生字,会写“司、庭”等生字,并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板块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的图片。
2.由这两张图出现的少年引出“司马光砸瓮”的故事,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瓮的图片。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在这个少年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课件同步出示课题)
4.认识“司”,学习复姓。学生说出“司马光”的姓和名,课件简要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编写了《资治通鉴》。
5.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说说里面提到的复姓;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
6.引导学生由课文插图猜测本课内容,并点明这是一篇文言文,是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1)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
“司”为平舌音;“众、持”为翘舌音;“庭、登、众”为后鼻音。“没”读
mò,不能读为méi。“跌”读diē,不能读成dié。
(3)学生齐读生字,强化记忆。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司、庭”是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笔顺是先外后内。
“登”上宽下窄,右上部分是两点。
“众”注意第二个“人”的捺变点。
“持”左窄右宽,右边的“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间的距离相等。
4.教师以正常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学生跟读,读流利。
5.全班齐读。(课件同步出示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句,小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板块三 理解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瓮”的图片,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的插图,思考本课的生字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提示:可以看注释,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学生猜测,课件相机出示。
司:司马光。 庭:庭院。 登:爬。
跌:跌倒。 众:大家。
弃:扔下,丢下。 持:拿。
3.默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大意。(司马光砸瓮救落水小伙伴)
4.齐读课文,读准停顿。
5.小结: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课后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6.学生自由读课文。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配乐自由读课文。
3.过渡:读准了文言文的节奏,能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板块二 理解句意,感知大意
1.引导学生使用结合课文插图、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理解句意。
2.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就只有司马光一个孩子吗?还有哪些人?(群儿、一儿、众、儿)(2)这些孩子在干什么?请圈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戏、登、跌、去、持、破)
3.过渡:这么多小孩子在一起玩耍,一定很有趣!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1)课件出示课文第1句话。
句段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①学生默读,思考:“群儿戏于庭”告诉给我们哪些信息?
地点:在庭院里。
人物:一群小孩子。
事件: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②“群儿”“戏”可以联系生活猜测意思,重点指导对“于”的理解。
群儿:一群小孩子。 戏:玩耍。 于:在。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用文言文来写就是“群儿戏于庭”。那么,如果一群孩子在园中玩耍呢?就是“群儿戏于园”。在树林中嬉戏呢?就是“群儿戏于林”。
③朗读指导: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玩得多开心哪!注意读出开心、高兴的语气。
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中,“登”就是爬,“足”就是脚,“没”就是淹没。
⑤朗读指导:上一秒还在嬉戏,下一秒就掉入瓮中,然后水一下没过头顶,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要读出快、急、紧迫的语气。
⑥引导学生串联这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入瓮中,一下子被水淹没了。
⑦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课文第2句话。
句段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①当看见有人掉进瓮中,其他的小孩有怎样的反应?能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样子吗?“众”指什么?“弃”“去”又怎么理解?结合注释理解“皆”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孩子们的心理、表情和动作,理解词语,小组讨论汇报。
众:指的是除司马光以外的其他孩子。
弃:扔下、丢下。
去:逃走、离开。
③当小伙伴们惊慌失措的时候,司马光在做什么?请学生用动作演示一下。
“持石击瓮”。“持”是“用手拿”的意思。
④朗读指导:司马光做事果断、利落,所以这句话要读得迅速有力。
⑤结果怎么样?齐读“水迸”“儿得活”。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迸”的意思。
⑥朗读指导:结局皆大欢喜,所以要缓,语气上扬。
⑦指名学生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其他人都丢下他(失足的孩子)走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击破了瓮,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他(失足的孩子)被救出来了。
(3)把两句话的意思串联起来,概述全文大意。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入瓮中,一下子被水淹没了。其他人都丢下他(失足的孩子)走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击破了瓮,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他(失足的孩子)被救出来了。
4.指名读,生生互评。评议是否读出了感情。
板块三 走进现场,感悟品质
1.过渡: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应该已经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些同学上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先同桌互相讲故事,再请小组上台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
(1)提出表演分工建议:一人演司马光,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两到三人演“众皆弃去”的“众”,一人当旁白。
(2)先选好角色,然后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表演出人物的所做所思。
3.教师随机采访,感悟人物品质。
(1)采访看表演的同学:你们觉得“登瓮落水者”的表演对不对?(提示:是否表演出了紧张、害怕、惊慌)
(2)采访表演“众皆弃去”的众人:你们为何要跑开呀?(惊慌害怕、想找大人帮忙、想不出办法)
(3)采访司马光:看到有人落水,你为什么不离开?你想的是什么?(想办法救他)
4.全班讨论并小结:学了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个故事,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
5.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向全班提问: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板块四 练讲故事,拓展延伸
1.过渡:刚刚我们讨论了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接下来我们就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1)学生讲故事。
(2)教师提出建议。(有表情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形象)
2.古今文章对比,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1)课件出示古今文章对比,师生对读(学生读文言文,老师读现代文),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么的,向盛满水的大瓮上爬去,结果瓮沿窄小,他没站住,“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瓮中!瞬间,他被瓮里的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水瓮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2)教师总结:文言文虽然字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很丰富,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便是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板块五 课文回顾,总结归纳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
司马光
2.小结: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善于思考的重要性。今后我们一定也要向他学习,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由于司马光从小就特别爱思考,所以他后来能够主持编纂出著名的《资治通鉴》。如果大家对他感兴趣,课后也可以再去搜集与他有关的故事读一读。
完成对应训练。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尽情地演,引领学生学会积累语文知识。
2.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司马光救人的办法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指引作用。
3.结合讲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4.通过比较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将众人与司马光进行比较,感受司马光的临危不乱、机智勇敢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