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词句。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好习惯。
2.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第二部分的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这一部分的内容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相吻合。
3.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对于这首诗的讲解,教师只需要讲明大致意思,不需要作过多细读,最后再让学生熟读背诵。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
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3.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难点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1.关注例句,把握新鲜感
“交流平台”要求积累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可以联系前面的课文教学,提点本单元让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要提醒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注重积累,知道要抄写并记忆这样的词句。
2.积累词句,迁移运用
“词句段运用”包含3个部分的内容:发现成语的特点、朗读句子、给兴趣小组取名字。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是有层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第三部分要求学生能通过给兴趣小组起名字,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3.把握特征,体会诗意
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童趣的古诗,诗中的事情距离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比较远,但诗中趣味的童年却是共通的。这首诗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并能准确、流利地背诵。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
2.学生借助资料查阅“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主诵读古诗。
4.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板块一 回顾交流,迁移运用
1.导入: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积累了不少有新鲜感的词句,你都记得哪些呢?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两个句子,让学生自主朗读。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句子吗?
4.学生自主交流后,教师提示要点。
这些句子都非常有新鲜感,第1句是课文中的句子,作者把树枝、鸟儿、蝴蝶都当成了人来写,多么神奇啊。第2句是课外阅读的句子,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可能会生发疑惑,这个人多么奇特啊,居然想当一名更夫,甚至提灯去追逐影子。他追逐的是什么影子呢?这样的描写太能引起人继续阅读的兴趣了。
5.小结:我们平时在读书时读到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应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多读几遍。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我们一定会积累很多很好的词句。
板块二 积累词句,学习运用
一、词语积累。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成语。
2.指名让学生读,教师纠正字音,然后让全班齐读。
3.点名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可以请小组同学帮自己解答,也可以全班交流,教师再随机点拨。
4.说说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而且每个成语都含有一组近义词。这些成语有的表示人物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表示人物的外貌,如:披头散发;有的表示人物的神态、心理,如:面红耳赤、提心吊胆。
5.学生再次朗读这些成语,并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学生自主展示,教师予以总计。
如:手舞足蹈、耳濡目染、耳聪目明、心灵手巧、交头接耳、指手画脚、眉飞色舞、垂头丧气……
二、句子朗读。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句子。
2.让学生自主朗读这些句子。要求读出感情、读得流畅、通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教师范读句子,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教师都加重了哪些字词的读音?为什么教师要把这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加重前后读出来的句子给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通过重音,强调句子感情的朗读方式。
(1)第1句话重读了“真的”“地下”。重读“真的”加重后更强调了“我”的看法;重
读“地下”,突出花上学的地点,语调上扬,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2)第2句话重读了“一点儿”。重读后显得更加着急了。
(3)第3句话重读了“不懂就要问”“挨打也值得”。重读后更加自信了,并表现出了非常愿意、认可的态度。
4.指导学生再读这三句话,注意强调句子中几个字词的重音。
5.小结:通过对句子朗读技巧的处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体会了词句的特点,进而提升了积累的有效性,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第二课时
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板块一 探讨交流,创意取名
1.同学们,你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试着说一说。
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演讲等。
2.根据相同的兴趣爱好,划分小组,并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3.小组汇报自己取的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取。
示例一:我们小组的名字是“灌篮高手”,因为我们都喜欢打篮球,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篮球场上的明星。
示例二:我们小组的名字是“轻歌曼舞”,因为我们都能跳出曼妙的舞蹈。
示例三:我们小组的名字是“一鸣惊人”,因为我们都拥有好听的声音,而且都喜欢播音主持。
示例四:我们小组的名字是“一剪美”,因为我们都喜欢剪纸,而且我们能用剪纸来表现生活中的美。
4.小结:给小组取有创意的名字的教学,契合了本单元“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同学们积极参与,既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初次感受到了寻找志趣相投者的乐趣。
板块二 积累古诗,感悟情感
1.课件出示古诗《所见》。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同时指导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停顿节奏。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出示重点字词的注释,请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古诗的意思。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诗中指端直地坐着。
4.点名让学生解释古诗的意思,教师再归纳。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唱,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端坐在牛背上。
5.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6.练习背诵。
7.小结:通过指导朗读的节奏和讲解古诗重点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锻炼了语感,理解了诗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本栏目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指导了学生积累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在给兴趣小组取名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提出了很多富有创意的答案。但同时,对于本堂课的教学,也存在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思考空间相对比较小。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运用多种形式让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能大胆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