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古诗三首 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 古诗三首 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8 23:13: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4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三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诗人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表明诗人对枫林的喜爱。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诗人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擎雨盖”指荷叶。第二句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1.认识“径、斜”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
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能背诵
3首古诗,能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2.反复朗读,读出节奏,注意每句诗的停顿。
教学难点
1.借助标题、文中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
1.字词教学
本课字词教学,可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标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易读错或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如多音字“挑”,在本课中应该读tiǎo,不能读tiāo,可以通过组词对比让学生进行区分。如在“挑战、挑逗、挑拨离间”这些词语中“挑”字应该读三声tiǎo,“挑选、挑担子、挑肥拣瘦”这些词语中“挑”字应该读一声tiāo。
针对容易写错的字,如“寒、残”,可以分别与其形近字“塞/赛、浅/钱”进行对比识记。另外也需要指导学生从汉字的结构角度来学习生字,左右结构的字中,“径、赠、橙、挑”
等左窄右宽,“斜、残”等左右等宽。“刘”“斜”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都要变成点,右边部分都要写得稍长一些。上下结构的字中,“寒、盖、菊”要写得紧凑。
2.理解运用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题目具有较强的概括性,通过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山行》这个题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山上行走”,说明这首诗描写的是在山中游行的所见;《赠刘景文》这个题目中的“赠”是“赠送”的意思,马上就能明白原来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朋友刘景文的一首诗;《夜书所见》这个题目中的“夜”表示“夜晚”,“书”表示“写”的意思,“所见”表示“所看到的”,说明这首诗描写的是夜晚所见到的景象。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释对词句进行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活的朝代。对于资料的结合,教师要为学生提示搜集资料的方向,并提醒学生注意资料的准确性,同时学生在查找资料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留出学生对资料汇报和交流的时间。而资料介入的时机,可以在理解整首诗歌之前,也可以在理解句意和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之时。
3.朗读教学
古诗需要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首先需要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中整体感知古诗的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范读古诗,也可播放录音,或者请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做到朗读停顿正确。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想象画面,初步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山行》
朗读的总体基调应是明快的,诗的前两句,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对诗中美景的想象,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话语调应高昂上扬,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赠刘景文》
前两句的朗读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做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凌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速度可稍慢,给以想象的余地。《夜书所见》
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把握朗读时舒缓的基调;后两句可以让学生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做上扬的处理。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诗的味道也就能读出来了。
1.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写作的背景资料。
2.结合注释预习字词。
3.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
3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习《山行》一诗,认识“径、斜”等字,会写“寒、径、斜、霜”等字,并能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同时能够背诵和默写古诗《山行》。
3.借助教材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板块一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山行》,播放一些秋天的风景图片,同时播放古诗朗读音频。
2.情景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很多诗人都写过赞美秋天的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山行》,去感受一下秋天山中的美景,去体会一下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步板书诗歌题目)
3.介绍诗人杜牧的相关资料。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学生理解诗歌题目含义。
山:山中。
行:行走。
山行:在山中行走。
5.过渡:诗人行走在山中,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先一起去读一读这首诗。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对诗歌朗读,检查学生对朗读的预习情况。
2.对学生朗读的字音等进行纠正。
3.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范读,画出课文的停顿的地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5.课件出示
“寒、径、斜、霜”田字格课件。
(1)指导书写笔顺,对易写错的字进行警示。
寒:中间部分为三横两竖;注意最下部分是两点,不要写成“塞、赛”。
径:左边部分为“彳”,不要写成“亻”。
斜:注意第二笔为点,不要写成捺。
霜:注意雨字头的写法,上扁下宽。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6.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注意抑扬顿挫。
(2)与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诗句进行翻译。
7.理解关键字词。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回答和指名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同时,强调“寒山、径、生、斜、坐”这几个词的意思。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生处”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8.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首古诗的诗句进行翻译。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板块三 精读课文,品出诗情
1.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大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呢?
2.老师指名学生回答,给出答案示例: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山景,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中写到的景物有: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3.词句品析。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远”这个字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称山为“寒山”?
(2)“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字说明了什么?
(3)“停车坐爱枫林晚”,“晚”表明了什么?
(4)“霜叶红于二月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4.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老师适当指导。
(1)“远”说明了山路绵长,暗示了山的高大。因为是深秋,天气比较冷了,所以诗人说是“寒山”。
(2)“生”的意思是产生,“白云生处”指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3)“晚”表明诗人对这满山红叶喜爱至极,流连忘返。
(4)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霜叶”和“二月花”作对比,突出了霜叶的嫣红,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
5.师生交流,串联景物,体会诗人对深秋美景的喜爱之情。
在这幅秋景图中,有白天的白云,有傍晚的枫林,有远处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有近处的枫林、霜叶,有动态的白云,有静态的景色……这么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让人流连忘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6.指导诵读: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7.背诵古诗: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你们能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背诵这首古诗,最后全班背诵这首古诗。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
2.课堂小结:《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以及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拓展阅读。
秋 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1.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1.学习古诗《赠刘景文》。认识“赠、刘”等生字,会写“赠、刘”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读成诵。
3.借助教材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4.结合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赠刘景文》中诗人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了杜牧的《山行》,领略到了秋天的美景,体会到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看看这首诗中,诗人又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板书课题:赠刘景文)
2.指名学生对诗歌题目进行理解,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赠:赠送。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苏轼的朋友。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送给友人刘景文的一首诗。
3.介绍诗人苏轼的相关信息,并给学生讲导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以此勉励刘景文。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对诗歌朗读,检查学生对朗读的预习情况。
2.对学生朗读的字音等进行纠正。
3.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范读,画出课文停顿的地方。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5.生字学习。
(1)出示本诗中的生字,指名学生拼读“赠、刘、残、犹、傲、君、橙、橘”,并对要求会写的字“赠、刘、盖、菊、残、君、橙”进行书写指导。
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曾”不要写成“兽”。
菊:上扁下高,勹要大一些,里面的“米”要写紧凑。
残:注意右边是“戋”,不要写成了“戈”。
君:上边扁框上横短下横稍长,中间一横最长,一撇从上横起笔、稍直一些。
橙:“登”左上边横撇上有一小点,右上边捺上有两短撇,位置都要靠上。
(2)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①换一换:“菊”换掉“艹”加上“革”,是“鞠”。
“橙”换掉“木”加上“氵”,是“澄”。
②猜谜语:“文笔似刀汉家臣”是“刘”,“半包花生米”是“菊”。
(3)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6.自由朗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诗句进行翻译。
7.全班交流,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翻译,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适时引导。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8.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首古诗的诗句进行翻译。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板块三 精读课文,感受韵律
1.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大家根据意思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让学生先相互交流,教师再点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给予指导。答案示例:这首诗是描写秋季的景色,从荷尽、菊残、橙黄、橘绿这些景象中可以看出来。
3.品析第一、二句诗。
(1)出示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句)
(2)问:这两句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答案:荷、菊)
过渡: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
(3)出示第一张图片:荷花荷叶图。(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会想到哪句古诗?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出示第二张图片:秋天池塘中的荷叶图。(秋天来了,你们看荷花变得怎样了?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答案:荷花早已凋谢。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
(5)出示第三、四张图片:菊花图、菊残图。(第三张图片: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多美的菊花呀。第四张图片: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早上还看得见霜呢。你们看这菊花怎样了?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答案:菊花也调零了,但菊枝依然傲立。诗句:菊残犹有傲霜枝)
(6)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案:对比。“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雨盖”指荷叶,诗人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4.品析第三、四句诗。
(1)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句)
①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作者写这首诗是送给友人刘景文的,诗人仅仅只是想赞美秋天吗?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老师指名学生回答,适当指导。
①这两句诗在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②诗人写这首诗送给刘景文,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赞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菊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有坚韧的品格。最后两句诗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本诗的主题。
色彩明丽富有生机
2.课堂小结:诗人十分欣赏秋末冬初的自然景象。他并不为“荷尽”“菊残”而惋惜,倒是残菊丛中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和树中橙黄橘绿的斑斓色彩引起了他的兴趣。因为这些都可作为品格坚贞的象征。实际上,诗人把这些写得充满活力,有以物喻人的用意。诗人这一见解很独特,他是借对橙橘的赞扬来歌颂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照样闪射光彩的人。同时也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要乐观向上,不要妄自菲薄。
3.拓展阅读。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三课时
1.学习《夜书所见》。掌握多音字“挑”,会写“送、挑”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
2.理解古诗的意思,能熟读成诵。
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满情乡愁的心境。
板块一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情景导入:我们之前学的两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白天的景色,那么秋天晚上的景色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跟随诗人叶绍翁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同步板书诗歌题目)
2.介绍诗人叶绍翁的相关资料。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叶绍翁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学生理解诗歌题目含义。
夜:夜晚。
书:书写。
夜书所见: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4.过渡:诗人晚上看到了什么?由此他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先一起去学习这首诗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对诗歌朗读,检查学生对朗读的预习情况。
2.对学生朗读的字音等进行纠正。
3.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范读,画出课文的停顿的地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5.(1)出示
“送、挑”两个生字,指导书写。
送:第六笔为点,先写里面的“关”,再写“辶”。
挑:撇为竖撇,左窄右宽。
(2)组词语,学多音字。

6.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注意抑扬顿挫。
(2)与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诗句进行翻译。
7.理解关键字词。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回答和指名回答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来的声音。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8.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首古诗的诗句进行翻译。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板块三 精读课文,品出诗情
1.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本诗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找关键词:从“萧萧”“梧叶”“秋风”“促织”可以推断出来。
3.品析第一、二句诗。
(1)“萧萧梧叶送寒声”,这句诗描写了哪些事物?
答案:第一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梧叶、秋风。从梧桐树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
(2)“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里的“客”指的是谁?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
答案:“客”指的就是诗人本人叶绍翁。因为诗人不在自己的家乡,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3)第一、二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修辞手法:拟人。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
4.齐读第一、二两句诗,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答案: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5.过渡:因为思乡,诗人在茅屋边久久站立,向家乡的方向望去,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出示语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结合最后两句诗的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所看到的情景。此时此刻,诗人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答案示例:诗人看到远处有一片篱笆,然后有影影灯火,应该是一些小孩子挑逗蟋蟀玩吧。看到眼前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画面,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7.写法指导:(1)反衬: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2)对比: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8.再次诵读: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最后全班背诵这首古诗。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回顾。
2.课堂小结:这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第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第三、四句写所看到的场景:小儿挑逗蟋蟀。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3.拓展阅读。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对应训练。
1.加强对古诗句的理解。理解古诗首先要知道每句古诗的意思是什么,要想知道古诗的意思,就要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课本中把难理解的字词都给出了注释,所以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多看注释,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这样就能明白每一句古诗所讲的意思。
2.注重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时节的佳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理解到每句诗的意思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所描绘的秋景去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3.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自主朗读时,给学生指导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朗读停顿技巧,让学生在不断朗读中培养语感,能熟读成诵,同时也是为之后的背诵奠定基础。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朗读,可以读得更有感情,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