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电磁波的应用及防护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见光的波长比紫外线的短
B.电磁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在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射线
D.因红外线具有荧光作用,可以用于防伪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3.通常无线电视信号是通过电视塔发送的,电视塔天线发送的是
A.机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4.中央电视台1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是56.5~64.5MHz,中央电视台2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是183~191MHz,这两个电视台所发射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 )
A.1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
B.1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
C.1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
D.1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
5.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γ射线
C.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6.科学家发现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分子不断受到破坏。以下四种电磁波中,会因臭氧层受损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最大危害的是(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γ射线
D.微波
7.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c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β射线、c为γ射线
8.如图所示,电灯S发出的光先后经过偏振片A和B,人眼在P处迎着入射光方向,看不到光亮,则( )
A.图中a光为偏振光
B.图中b光为偏振光
C.以SP为轴将B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D.以SP为轴将B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E.以SP为轴将A转过后,在P处将看到光亮
9.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振荡电路有效地向空间辐射能量,必须是闭合电路
B.为了使振荡电路有效地向外辐射能量,必须是开放电路
C.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D.要使电视机的屏上有图象,必须要有检波过程
10.如图所示为调幅振荡电流图象,此电流存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哪些阶段(
)
A.经调制后
B.经调谐后
C.经检波后
D.耳机中
11.电磁波有: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无线电波 E.γ射线 F.伦琴射线
①按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②可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是________,激发物质发光的是________,可用来检查人体病变或骨折的是________,能使种子发生变异培育新品种的是________.
1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______
从而预言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电磁波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______
、紫外线、x射线和射线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南通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生活”节目的频率是,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_____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频率为f,则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λ=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电磁波相关的基本常识
【详解】
A.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大而波长最短,而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更大,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更短,故A错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在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射线,故C正确;
D.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可以用于防伪,而不是红外线,故D错误。
2.B
【解析】
A.
雷达是利用微波来工作的,微波波长较短,不容易发生衍射,从而追踪目标,故A错误;
B.
使电磁波频率或振幅等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故B正确;
C.
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故C错误;
D.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它们都不能产生电磁波,故D错误。
3.D
【解析】
电磁波可以传递声音、图象等信息,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视塔上天线的作用是让载有音频、视频信号的高频电流产生电磁波并发射出去。
A.机械波,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超声波,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次声波,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电磁波,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4.C
【解析】
当频率f变大时波长减小,而不论波长的长短,波速是保持不变的.
由题干可知中央电视台1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小于中央2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所以1台发射电磁波波长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波长.
A.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描述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5.D
【解析】
依照波长的长短不同,由长到短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
A.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描述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6.B
【解析】
由于太阳光中存有大量紫外线,而过多的紫外线会伤害眼睛和皮肤,故因臭氧层受损而对人类构成最大伤害的是紫外线。
A.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描述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描述与分析相符,故D错误.
7.C
【解析】
射线为氦核,带正电,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射线为高频电磁波,故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a为射线、b为射线、C为射线,故C正确.
8.BDE
【解析】
A.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发散是均匀分布的,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是只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从电灯直接发出的光为自然光,则A错误;
B.它通过A偏振片后,即变为偏振光,则B正确;
C.设通过A偏振片的光沿竖直方向振动,P点无光亮,则B偏振片只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偏振光,将B转过后,P处仍无光亮,故C错误;
D.设通过A偏振片的光沿竖直方向振动,P点无光亮,则B偏振片只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偏振光,若将B转过,则该偏振片将变为能通过竖直方向上振动的光的偏振片,则偏振光能通过B,即在P处有光亮,
故D正确;
E.设通过A偏振片的光沿竖直方向振动,P点无光亮,则B偏振片只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偏振光,以SP为轴将A转过后,则过A偏振片只能通过水平方向振动的偏振光,所以此光也能通过B偏振片,故E正确。
9.BCD
【解析】
A、B、为了有效地向空间辐射能量,必须是开放电路.故A错误、B正确.C、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发生电谐振,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故C正确.D、将信号从电磁波上下载下来的过程称为解调,又称为检波.故D正确.故选B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熟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即能轻松解决.
10.AB
【解析】
为了把信号传递出去,需要将信号“加”到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调制的方法之一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而变化,成为调幅振荡电流,这就是调幅;在接收电路中,经过调谐,回路中将出现调幅振荡电流,经检波后,调幅振荡电流将被“切”去一半,得到单向脉冲电流,而在耳机中只有随信号变化的音频电流.
【点睛】本题考查电磁波的调制过程,注意把握信号发射及接收流程,基础题.
11.DBACFE
B
C
F
E
【解析】
①[1].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故顺序是DBACFE;
②[2][3][4][5].对物体进行加热的是红外线B,激发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C,可用来检查人体病变或骨折的是伦琴射线F;能使种子发生变异培育新品种的是γ射线E.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同时要知道它们的波长的大小关系和频率大小关系,以及知道各自的应用.
12.磁场;
可见光;
2.9
【解析】
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根据波速公式可求得波长.
【详解】
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
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由波速公式c=λf得波长为:
【点睛】
对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一切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光速.公式v=λf对于电磁波同样适用.
13.c/f
【解析】
根据公式,,联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