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9 17: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品读诗歌,体会情感,感悟深刻的哲理。
3.激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目标




初读诗歌
相约飞来峰
节奏美!韵律美!诗意美!
初读诗歌,相约飞来峰
思考: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品读诗歌
凝思最高层
讨论:
1.这首诗通过哪些词句来具体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句来分析?
2.作者登上如此高山,看到如此高塔,会有什么感慨?
资料链接:
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在杭州灵隐寺外。感受168米,大约相当于56层楼高。
千寻塔:古代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就是八千尺,大约相当于2600多米高。
资料链接:
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对”浮云“如何理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
——陆贾《新语慎微篇》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资料链接:
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
《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要宋神宗信任王安石,支持他变法,就不会害怕朝廷上的小人刁难作崇,新法就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
反复朗读,从诗歌中悟出什么道理?
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
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
甫《望
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些诗句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怎么去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美诵诗歌
总结升华
节奏美!
韵律美!
情境美!
哲理美!
人生要想看清人事纷繁不被迷惑,
首先要让自己站到最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