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谐运动
1.一弹簧振子
A
的位移
y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为
y=0.1sin(2.5πt),位移
y
的单位为
m,时间
t
的单位为
s.
则(
)
A.弹簧振子的振幅为
0.2m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1.25s
C.在
t=0.2s
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D.质点在
0.1s
末和
0.3s
末的速度相同
2.一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经A、B两点的速度相同,若它从A到B历时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1Hz
B.1.25Hz
C.2Hz
D.2.5Hz
3.关于简谐振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周期变化一次
B.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C.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D.大小变化是均匀的,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
4.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
0
到
5
s
内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周期为
5
s,振幅为
8
cm
B.第
2
s
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
C.第
3
s
内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从第
3
s
末到第
4
s
末振子做减速运动
5.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P是ON间的一点。若振子向右通过P点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4T,则振子通过的路程(
)
A.一定大于A
B.一定小于A
C.一定等于A
D.可能小于A
6.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某段时间内速度在增加,则这段时间内质点的
A.机械能一定增加
B.振动位移一定增加
C.加速度一定增加
D.弹性势能一定减小
7.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频率为4
Hz
B.在第2
s内质点的位移为-2
m
C.在5
s末,质点的振动速度达到最大值
D.在3
s末,质点的加速度沿负向达到最大
8.橡皮绳一段固定在墙上,t=0时刻,橡皮绳的另一端O开始振动。t=6s时,橡皮绳上各质点位置如图所示:O点振动到波峰位置,
a点在平衡位置,波传播到P点。下图表示a点振动图象的是
A.
B.C.
D.
9.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则
A.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轴的负方向
B.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轴的正方向
C.在0~4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3.5cm,位移为0
10.如图甲所示,上端固定的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子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选取向上为正方向,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1
m
B.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2
Hz
C.在1-1.5
s内,弹簧振子的动能逐渐减小
D.在0-0.5
s内,弹簧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E.
在l.5-2.0
s内,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11.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MN间沿光滑水平杆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平衡位置,MN=8cm.从小球经过图中N点时开始计时,到第一次经过O点的时间为0.2s,则小球的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x=
________cm;(向右为正方向)
12.在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时,质点A的运动沿轴的___________方向(填“正”或“负”);质点B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在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cm。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木板与竖直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今使m随M一起做简谐运动,且始终不分离,则物块m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
提供的,当振动速度达最大时,m对M的压力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y=0.1sin2.5πt,可读出振幅A=0.1m,故A错误;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y=0.1sin2.5πt,可读出角速度为2.5π,故周期,故B错误;在t=0.2s时,振子的位移最大,故速度最小,为零,故C正确;质点在
0.1s
末和
0.3s
末的位移相同,但是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
2.B
【解析】
由于振子在A、B两点的速度相同,则有A、B两点关于O点是对称的,所以O到B点的时间为0.1s,而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则从B再回到B的最短时间为0.2s,所以从B到最大位移处的最短时间为0.1s,因此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8s,那么振子的振动频率为1.25Hz。故选B。
3.C
【解析】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由于位移大小不断变化,则加速度大小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在一周期内,位移的方向变化两次,由于位移不是均匀变化的,所以加速度大小也是非均匀变化的,故ABD错误,
C正确.
4.D
【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振动周期为4s,振幅为8cm,A错误
B.第2秒末,振子到达波谷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回复力指向正向,所以加速度为正向最大,B错误
C.第3秒内,即2到3这一秒,振子在向平衡位置移动,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C错误
D.从第
3
s
末到第
4
s
末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波峰移动,速度越来越小,D正确
5.B
【解析】
振子向右通过P点时开始计时,速度逐渐减小,则经过T/4的平均速度小于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速度,则经过T/4振子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A,故选B.
6.D
【解析】
A.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保持不变,故A错误;
B.
某段时间内速度在增加,则这段时间内质点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回复力f=-kx,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C错误;
D.
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A.
由图知,质点运动的周期为T=4s.频率f=1/T=0.25Hz,故A错误;
B.
在第2
s内,质点从波峰位置运动到平衡位置,位移为-2
m,故B正确;
C.
在第5s末,质点的位移最大,为2cm,说明质点的振动速度为零,故C错误;
D.
在第3s末,质点位于波谷位置,加速度沿正向达到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8.A
【解析】由图看出,简谐横波向右传播,绳上各点的起振方向均向下,由图可知,则得知t=2s时刻a点的开始向下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AB
【解析】
A、质点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位移为0.25cm,所受的回复力:,负号表示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故A正确;
B、质点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位移为0.25cm,正在向最大位移运动,所以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振子的周期为2s,在0~4?s内振子做了2次全振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振子的振幅为,在0~4?s内振子做了2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为,而位移为0,故D错误。
10.ACE
【解析】
A.由振动图像可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1m,故A正确;
B.
由振动图像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s,频率f=1/T=0.5Hz,故B错误;
C.
在1-1.5
s内,弹簧振子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动能逐渐减小,故C正确;
D.
在0-0.5
s内,弹簧振子由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移运动,根据f=-kx,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
E.
在l.5-2.0
s内,弹簧振子由负的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弹簧形变量逐渐减小,弹性势能逐渐减小,故E正确。
故选:ACE
11.4cos
【解析】从N点到第一次经过O点所用时间等于T/4,所以周期T=0.8s,
,振幅A=4cm,从小球经过图中N点时开始计时,x=4cos
。
12.
正
+1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点位移的变化判断其运动方向.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由波速公式求出波长,根据AB间距离与波长的倍数关系,分析两点间状态关系,结合波形分析t=9s时刻质点B的位移.
图为质点A的振动图象,t=8s以后质点A从平衡位置向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其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由图象可知周期为T=4s,则波长为,由题知,AB间距离为,所以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A的振动图象知在t=9s时,A点处于波峰,则B也处于波峰,位移为+10cm.
13.重力和M对m的支持力的合力
mg
【解析】
试题分析:m随M一起做简谐运动,由重力和M对m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块m做简谐运动回复力.当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当振动物体靠近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则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图中振动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则m对M的压力为mg.
考点:考查了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