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BS)
第3课时 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付钱、找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算及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4~15页情境图。
师:今天咱们一起到小小商店看一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生2:1辆玩具坦克的价钱是9元。
生3:画画用的彩笔一盒是15元。
生4: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新知探究
(一)学习购物,打好基础
师:小红来到玩具柜台,她买了一架飞机和一辆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谁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生答,师板书:12+9=21(元)
师:如果我给你30元,你可以买哪两个商品?
生1:可以买一个魔方和一个机器人。
生2:……
师:(课件出示文具柜台)看,小明来到了文具柜台,他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一盒彩笔,应找回多少钱呢?
生:用小明付出的20元减去1盒彩笔的15元,剩下的就是找回的钱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20-15=5(元)
师:(课件出示体育用品柜台)小亮想买一个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呢?
生1:2张2元和1张1元。
生2:1张2元和3张1元。
师强调:无论用哪种付钱方法,付钱的总额是不变的。
师: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
72-68=4(元)
师: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只要学生的问题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现场购物,巩固提升
师:我们已经了解有关购物知识,现在我们把今天带来的一些物品拿出来放在柜台上办个“小小商店”,就让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吧。
教师可以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的钱数。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三)汇报讨论,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你原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判断一下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反思】
本节课,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