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BS)
第4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编制、掌握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一、情境导入
1.师出示三轮车图片问:同学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出示小朋友组装三轮车的情境图。
师:组装1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呢?
二、新知探究
1.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
师:用圆片代替轮子,请你们摆一摆。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教材的表格中。
师:仔细观察表格,轮子的数量是怎么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
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2.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师:有一个小朋友说他能很快地编出3的乘法口诀,你们想不想和他比一比呀?好,请大家自己独立完成,如果你遇到困难了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并集体交流。
生1:因为我们知道1×2=2、1×5=5,编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五得五”,所以1×3=3,就可以编出口诀“一三得三”。
生2:对,2×2=4,2×5=10,口诀是“二二得四”“二五一十”,所以2×3=6,口诀就可以是“二三得六”了。
生3:要知道3辆小车有几个轮子,就是求3个3是多少,就是3×3=9,编成口诀就是“三三得九”,“三三”就是指两个乘数都是3,“得”就是“等于”,“九”就是指这两个数的积。
生4:我们先用加法算出来几个3是多少,再写成乘法算式最后编出口诀。
……
师:同学们都很棒!都很快编出了3的乘法口诀。那么,怎样来编口诀又方便、又准确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师生小结:编口诀时,先说两个乘数,并且把较小乘数放在前面,后面是积。不够四个字的,为了读得顺口,记忆方便,把等于换成得;字数满四个或超过四个的,把得字省略。
3.齐心协力,记口诀。
师:乘法口诀能帮助我们进行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好的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三、巩固练习
1.师:1个“口”字有3笔,一三得三;2个“口”字有6笔,二三得六……谁能接着往下说?
学生仿照绕口令的方式往下说。
2.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算式的卡片,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口诀,直接说得数。
师:不用举手,直接说就行,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4×3 3×2 3×3 2×6 8×3……
3.走进生活。
(1)同学们去植树,每人拿3棵树苗,6人拿了多少棵?
(2)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每组8人,有3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列式解答。
4.独立完成教材第37页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
【教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及具有充分创造的通道。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知识构建过程,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