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BS)
九 除 法
第1课时 长颈鹿和小鸟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创设“长颈鹿安排住宿”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们喜欢大森林里的动物吗?大森林里的动物可友好了,瞧!长颈鹿正在为小鸟准备房子呢?(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二、新知探究
1.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是呀!我们替长颈鹿想一想办法,应该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呢?谁能列式呢?
42÷6=?应该怎样算呢,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时,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师:长颈鹿用63块小木板造了几间房子?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明确:63块木板能造几间房子,就是看63里面有几个7。
师:还有几间空房子?还能住几只小鸟?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两个问题来分析,然后独立解答。
2.同一组事物平均分的不同结果。
师:小松鼠们要做游戏了,它们要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你能帮它们分一分吗?(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
3.K里最大能填几?
师:在我们的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题目,那就是:K里最大能填几?(出示题目)
4×K<25 K×3<20
学生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1页“练一练”第1~3题。
第1题,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第2、3题,学生独立审题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课后去找一找吧!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把多个数学活动串联起来,学生们争着帮助小动物的同时,唤起了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问同时,我提了“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想法”等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问题意识。通过本节课,我感受到数学教学也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使他们具有友爱、互助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