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有趣的鞋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有趣的鞋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8 18: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鞋》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及设计原则
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能力目标:培养实用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尝试、发现与创新、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与生活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拖鞋、制作纸拖鞋。
教学难点:拖鞋结构的掌握,创造独特的纸拖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一、营造宽松环境、导入课题,初步感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一、观看《疯狂原始人》
1、为什么原始人要穿鞋子?(保护脚部)
2、用什么当鞋子穿?(海星、鱼…)
二、导入并板书课题:《有趣的鞋》
三、幻灯片展示:
历代不同的鞋,提问:1、老师准备了一些古代的鞋子,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古代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2,看看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3,你最喜欢那一双鞋子,为什么?
鞋,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除了保护脚部的基本功能,还能作为装饰品。跟着老师来浏览古代的鞋子。
同学们知道最原始的鞋子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吗?
PPT
1
兽皮裹脚
动物皮裹在脚上,用毛皮割成长条,捆在脚部
PPT2
魏晋
双齿木屐
木质鞋底,在外形上与其他鞋子有什么不同?(多了两块木齿)木齿的作用?(增高鞋子的高度,用来防水)
观察图片
木齿坏了吗?并不是的,根据行走需要灵活调节,上山可以拔掉前齿,下山拔掉后齿,可想古人的在鞋子的功能需求有了进步。
PPT3
清代
乾隆靴子
皇帝靴子用来花纹来装饰呢?草花龙纹
用什么颜色呢?黄色
靴子适应北方的严寒气候,靴子草花龙纹和
黄色都象征着皇权。
《姑苏繁华图》
鞋店的靴子什么颜色?黑色。身份不同在颜色的选择上也会有不同。
PPT4清代
皇后凤凰鞋
皇帝用龙纹那皇后用什么花纹呢?(凤凰纹)鞋底大多为木质。鞋面五彩刺绣为主,贵族妇女还镶嵌各式宝石来装饰鞋子,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
PPT5
清代三寸金莲
鞋子的形状像什么
?鸟头
鞋底有什么特点?弯曲如弓。在南宋,都以小脚为美,女性用布紧紧包裹着脚,使其脚畸形变小
,以为美观。装饰有图案都有哪些?(荷花、鱼、花…)
PPT6展示所有古代鞋子
你喜欢哪个朝代的鞋子?为什么?
鞋子虽小,却承载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与特质,反映出时代变迁与
生活形态。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各种鞋子的形式区别越来越详细,装饰性更强,来浏览现在的鞋子。
1,播放视频,使得课堂气氛欢快、活跃,学生精神焕发,学习兴趣高涨,同时让学生知道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欣赏古代鞋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学生试穿体验,明确学习目标,减轻学生制作难度
一、实物拖鞋展示,了解拖鞋的结构(鞋底和鞋面)
二、游戏活动:试穿拖鞋,让学生了解拖鞋要合脚(实用功能:合脚)
1、请两位模特上台试试老师准备的拖鞋,围着教室走一圈并说说试穿感受?(大脚穿小鞋,小脚穿大鞋)
2、小结:如果让我们去买拖鞋,你会买什么样大小的拖鞋呢?(买的鞋要合脚)
3、展示教师制作的纸拖鞋,现场和视频演示制作过程。
展示教师作品,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卡纸、彩纸、贴纸)
这节课来制作一双合脚既美观的纸拖鞋。老师先给同学们做示范
,哪一位同学愿意上来给老师当模特呢?
有什么方法鞋底和他脚一样大呢?(脚放在纸上,沿着脚边缘画线)
迅速剪完,展示模特的鞋底,同学们接下来的制作步骤我们通过视频来学习。
4、视频展示制作步骤,看视频后,让学生简单叙述制作过程
A、脚放在纸上,沿着脚边缘画线(制作鞋底)
B、画出鞋面(制作鞋面并装饰)
C、把鞋面鞋底粘贴(组合拖鞋)
1、师生一起欣赏、评论实物拖鞋。
2、通过对拖鞋结构、鞋面样式的观察,为学生自主创造打下基础。
3、学生通过试穿体验,懂得拖鞋的大小要适合自己的脚穿为宜。
3、教师利用视频演示步骤方法,为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培养学生语言叙述能力。
三、进行制作,体验乐趣,促进交流评价
1、布置作业
A以同桌为一组,为同桌制作一只纸拖鞋。
B要求制作的拖鞋既合脚又美观。
C注意工具使用安全,不要伤到同学。
D注意教室卫生,完成后学会整理课桌。
2,学生自己制作,巡堂指导。
3,展示作品,让学生评价
A介绍自己的作品
B评价他人作品(漂亮?特别?合适?)
C说说制作中的感受
D教师评价(指出亮点)
4、试穿拖鞋,并说感受
1、学生分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团队互助精神。
2、以交流、讨论、的方式开展活动
3、学生互相评价的同时,教师表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成功,促进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等良好行为的养成。
四、学生学习反馈,激励发散思维。
课堂结束时
A这堂课哪些做的比较好?哪些需要改进?
B还可以使用哪些材料制作拖鞋?
激励发散思维将本课作为“点”,把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到“面”,使学生感受到使用美术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