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小飞机与降落伞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小飞机与降落伞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8 19: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飞机和降落伞

题:小飞机和降落伞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二册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色彩体验”为主的课程,我设计的这一课是《小飞机和降落伞》其中的一个课时,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简单了解纸飞机的相关知识及原理,在制作纸飞机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设计不同造型的纸飞机,并能从生活中选材,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灵活运用美术知识完成作品,在游戏中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本课是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生动活泼的折纸造型方式,满足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激发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观察、思考、欣赏、合作、游戏等学习活动中,引导、激发学生大胆创作的欲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师生在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制作小飞机与降落伞,并进行色彩装饰,了解飞机和降落伞的形状和色彩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制作过程中了解飞机的形状特点,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习色彩的搭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制作纸飞机,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热爱观
察生活的兴趣与爱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促进美术和科技交融的综合艺术,进行手工创作练习,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2、难点:怎样看图制作或者装饰绘画精美的飞机。
五、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手工纸、勾线笔、彩色水笔、油画棒。
六、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用对称折叠、装饰的方法表现造型美观的纸飞机。
2、较高要求:自己看图制作纸飞机,做工精致,色彩装饰美观。
3、个性探究:可尝试综合多种工具材料造出一件飞行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聊一聊你们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大家都是有理想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学习你们的梦想都能实现!
教师:那你们想知道老师的梦想是什么吗?
学生:想!
教师:我的梦想是像老鹰一样在天上自由的飞翔!你知道天上还有哪些会飞的吗?
学生:小鸟、风筝、昆虫、降落伞和飞机。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勤劳的蜜蜂,漂亮的花蝴蝶,好玩的风筝、热气球,各种各样的小鸟和飞机都能在空中飞!那你知道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出示幻灯)今天,我们教师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播放幻灯:飞机是利用空中的动力飞行,通过螺旋桨来实现。
尖尖的头可以减小空中的阻力,对称的大翅膀可以平衡身体。
教师:让我们和他们一样折一架纸飞机放飞你的梦想吧!
【设计意图】:以谈话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纸飞机的关注,引发他们一探究竟的兴趣。
(二)初步尝试,了解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课《小飞机和降落伞》,今天我们先学习制作纸飞机,降落伞留到下节课来学习!板书:《小飞机和降落伞》
小朋友,你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哪个国家?谁发明的吗?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你懂的知识真多,老师奖励你一架纸飞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出示幻灯图片)
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在1903年12月17日由美国自行车商人莱特兄弟制造的。
教师:那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又是谁发明的?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出示幻灯图片)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在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教师:你知道飞机有哪些类型吗?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出示幻灯图片)飞机可以分为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民用飞机一般包括客机、运输机和农用机等等,军用飞机包括军用直升飞机、歼击机和轰炸机等。
教师:猜一猜这是哪种飞机上的花纹?(幻灯出示迷彩图片)
学生:个别回答。
教师:你知道战斗机为什么要涂上迷彩的颜色呢?
学生:可以隐藏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收集各种与飞机相关的资料,课堂上的汇报、讨论,了解飞机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的表象积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讨论分析,探究实践。
教师:你想做一架与众不同的纸飞机吗?
学生:想!
教师:我们再次请“小美老师”来教教大家吧!大家可要看仔细哦!(播放演示
折飞机方法的视屏)
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学会了吗?赶紧动动你灵巧的小手用5分钟的时间折一架纸飞机,可以吗?
学生:可以!学习看图纸折纸飞机。
教师:看着大家折纸飞机我也忍不住跟着折了一架,白色的纸飞机有点单调我想给纸飞机打扮打扮,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用线条、色彩、图案做装饰。
教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我用黄色、蓝色、紫色和红色五颜六色的来装扮纸飞机!(出示飞机模型)你们喜欢吗?你们瞧这些漂亮的纸飞机也飞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
我们还可以给它穿上豹纹、斑马条纹、还有孔雀羽毛的花纹来装扮,当然你们还可以为你的“战斗机”穿上一件云朵迷彩服,这样在天空中绝对能隐藏得很好!
【设计意图】:观看视屏学折纸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观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折纸飞机的方法,丰富他们的艺术感受,让他们明白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美。
(四)、愉快表现,鼓励创新。
教师:现在赶紧动起你的小手拿起你的画笔创作属于你的一架独一无二的飞机吧!(幻灯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自主创作给自己的纸飞机添加花纹做装饰!
教师:巡视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便于及时辅导。
【设计意图】
通过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表达自我感情,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
(五)、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教师:看着同学们手上一架架精美的纸飞机,老师真是特别的高兴!请把你手上的纸飞机高高地举起展示给你的同伴看,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纸飞机最受欢迎!
教师:看一看,这些作品中你最喜爱哪一幅?哪一幅最有趣?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1)自我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
(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点评作品说说作品的优、缺点。
教师:想不想把你手上的纸飞机放飞,放飞你的梦想呢?看看谁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
学生:想!
教师:那请每组挑选两名同学参加比赛,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品——纸飞机。
学生:比赛。(摘取奖品,黑板上的纸飞机)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肯定,被欣赏的欲望,而随机的采访也给了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于表现自我。
、拓展延伸,扩大视野。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纸飞机作品,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出来的?
学生:观察、欣赏各种形状的纸飞机,了解彩纸拼贴、立线造型等各式材质的台灯。
教师:“你们还能用更奇妙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纸飞机?课后,请你来试一试下次课堂上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展现各种材质的纸飞机,给于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拓宽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宽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
(七)、总结全课,形成态度。
教师: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可真棒!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了一架架漂亮的纸飞机!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联想,就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展现各式纸飞机作品,给于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拓宽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宽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把环保的信息带回家,让家长一起感受、参与。
八、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想像是无穷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的清规戒律,没有任何的娇柔做作,他们笔下的世界完全不同于大人眼里的。每次课堂上总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像欣喜不已,惊叹不已。
对于飞翔,我觉得一直是小孩子的梦想,想象能力对于他们来说,一点都不会少。《小飞机和降落伞》这一课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折纸造型方式,满足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激发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我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谈话聊天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年龄特点,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快乐,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课中的示范讲解环节中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手工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飞机的形状。我播放了课前先录制的制作小视屏,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看制作步骤图,学会看图例,分析飞机的外型及制作的方法,运用教师教的方法制作飞机。然后我让学生评议谁的造型好、新颖;色彩搭配的好,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紧接着试飞,检验飞机的功能,我组织学生进行飞机试飞比赛,学生发现有的飞的高有的飞的低,我与学生一起互动,在我不断的启发下,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结论更令他们兴奋,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
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这节课,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深受启发,我们教师不能只做课堂的权威者和发号施令的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走近学生、启发学生、放开学生,多给孩子一点探索的时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九、评课意见:
《小飞机和降落伞》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可以看出江老师从备课、教具的准备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绘画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当然如果在课中最后的学生作品展示环节的形式上能更丰富些,整课的教学效果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