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奇异的海怪
任课教师
对象
一年级
教学方法
探究、讲解、欣赏、示范、讨论、展示
教具学具
教具:ppt课件、自制教具、范画、学生作品
学具:白色画纸、油性笔、油画棒、双面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奇异的海怪的构想合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各种海洋生物的特点画出奇异的海怪。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把熟悉的海洋生物的特征重新组合、错位搭配,尝试用合成的方法创造出新奇的形象,并认识其在生活当中的应用;2、发展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不受真实的的物体所限,自由想象,随意组织,如万花筒般创造更多新形象;3、欣赏作品,自评作品,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时代,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共同趋势,力求培养、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学习过程方法的体验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任务。在美术教育上也不例外,一方面应该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
教
材
分
析
本课选用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奇异的海怪》。本课题富有幻想性和创新性。联想是想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意即把两种以上的事物联想起来,由此想到彼。教材通过欣赏科幻画中的海底生物,启发学生找出两种或以上的物体,说出其基本的形体特征并进行有趣的组合,最后用各种表现方法把它变成一个新奇而完整的作品。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1、请大家跟随着老师,开展一次有趣的海底之旅。A、教师扮演导游,学生扮演游客,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海底生物的形象特征、形状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等。B、谈一谈,同学们最喜欢哪一种海底生物,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猜一猜: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来自海洋里的朋友,它的名字叫:阿帕奇。猜猜看,它是谁?它长得像什么样子?A、课件展示合成的“海怪”------阿帕奇B、教师总结,这位名叫阿帕奇的“海怪”形状非常有趣,而且它身上具有多种生物的特征,我们就叫它“奇异的海怪”吧。
3、说一说:了解完阿帕奇的故事后,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关于其它“海怪”的故事吧。4、揭示课题《奇异的海怪》。二、讲授新课1、初步探究海怪的合成方法。设问: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个海怪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课件展示海怪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动物的图片,讲解生活当中有哪些动物形象是合成的以及它们在生活当中的运用。A、学生欣赏,围绕问题思考,回忆、联想、作答;B、想象合成的动物形象可以作为图案标志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外形参考。3、使用动物各部分器官的纸板模型,让学生尝试把动物各部分错位搭配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的。A、激励学生尝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尝试拼摆新形象,比赛哪个小组拼的多,拼的好;B、请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投影仪上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C、学生互评,教师总结。三、探讨、想象,——“寻找有趣的组合模式”?????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作业,教师指导。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拼摆组成的海怪形象,如果我们用一张白纸画下来,你打算怎么画?创作步骤:想;画主体;添加其它动物特征的器官;添加花纹;涂上丰富的颜色2、教师示范3、学生再次作业四、
“Show”出你的“海怪”朋友
1、学生了解设计要求后,进行设计。请看作业要求:用画笔大胆地根据两种或者以上生物的特点,组合成一只奇异的海怪。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五、成果展示,体验成功1、学生作品贴在老师准备好的大背景内,欣赏同学作品,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六、小结、延伸1、渗透环保意识;2、联想这样的组合方式在其它绘画及生活当中的应用;3、课后举行“海怪”形象设计大赛。
板
书
奇异的海怪方式:两种以上的动物组合创作步骤:想;画主体;添加其它动物特征的器官;添加花纹;涂上丰富的颜色????????(示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