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校园招贴
教学目标
1.
感受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了解其构成特点和作用。
2.
探究招贴画的创意构图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招贴画。
3.
生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教学重点
了解招贴的构成要素,为小麦饼设计一幅招贴。
教学难点
招贴画编排设计的创意。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表演道具、小麦饼、平板电脑。
学生:招贴素材(文字、图片)粘贴工具、KT板。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吆喝,麦饼情
1.教师挑担吆喝(家乡话卖小麦饼)
2.传统的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当今社会,商场、超市你们还见过哪些宣传商品的方式?
3.引出课题。
二、探究欣赏——招贴,寄乡情
1.之前做过招贴吗?招贴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教师总结,板书:图形
文字
色彩
3.招贴的作用是什么?用招贴的形式为小麦饼“吆喝吆喝”。
4初摆:小组合作,利用现有的素材快速拼摆一幅招贴。
3.学生自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是什么?
同学互评:欣赏同学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
5.
欣赏设计师们的作品:作品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分析这些作品在排版设计上运用了哪些方法和创意?
6.
教师小结板书要点:突出特征
联想变形
笔画替代
对比衬托
对比与协调
7.
联系小麦饼,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
实践创新
1、小组合作修改并完善习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四、展示评价——畅想,话乡情
1.评一评:哪一幅招贴最有亮点,亮点在哪里?
2.招贴除了粘贴在墙上,还可以放在哪里?
微信朋友圈:永康人走四方,人在他乡,即使吃不到小麦饼,看到这样的招贴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匠心,话传承
1.教师引导匠心:小麦饼为什么属芝英最好?播放视频《百年匠心好手艺——芝英小麦饼》
2.学生话传承:小麦饼是一种小吃,更是乡里乡亲捂在手心的智慧,也是一种热爱故土、故人的情节,承载了童年美好的记忆!
创设情境,吆喝中感受传统的小麦饼商人招揽生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探究式教学:学生初步认识招贴画,自主探究构图的方法。
初步探究后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师们的设计智慧、构图方法和整体搭配的美感。
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
肯定学生的行为表现,鼓励学生通过互评,增强创作的自信心。由古到今到未来,串成一堂体现核心素养的生命成长性课堂。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思乡之情,感恩之情,生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设计走进生活,使学生保持着对设计创造的持久兴趣,逐渐形成设计意识。
板书设计
手绘校园招贴
创意
图形
突出特征
联想变形
对比与协调
文字
笔画替代
色彩
对比衬托